Q:擾人的不自主運動!

A:

以下這些症狀可能就發生在你我周圍的人身上,症狀會時好時壞,於是,變好的時候不會去管它;變差的時候,有時候單用藥物也難以完全控制,因此很多人看了一次門診後就再也不管它,可是卻仍深受其擾。看完這篇文章後,請關心你周遭的人,告訴他們有更新更好的治療方式及保養方法,不要因為這樣就放棄治療的契機。

眼瞼痙攣

眼瞼痙攣是一種無法控制,且無意識連續緊閉雙眼的疾病,患者常因眼瞼緊閉而造成看東西有困難,最麻煩的要屬開車和看電視,有些患者甚至因為眼瞼緊閉而釀成了車禍。眼瞼痙攣通常是逐漸形成的,一般是在強光、疲倦、情緒激動的時候發生,開始時會有過度眨眼的現象,但不致於雙眼緊閉打不開。

大部分的患者會經歷症狀時好時壞、起伏不定的時期,當這個疾病惡化的時候,白天的發作頻率會升高─尤其是陽光較強的環境;痙攣的現象則會在夜間消失,如果睡眠品質好,隔天醒來甚至有大幅改善的現象;專心做事情的時候,痙攣也會有改善;當痙攣程度嚴重時,會建議病人戴太陽眼鏡以防止強光刺激。


半面痙攣

半面痙攣跟眼瞼痙攣發生的部位不同,不可預期且快速間斷性的收縮,發生在臉部一側的肌肉,最常發生的部位是眼皮跟嘴角。根據民間的習俗,眼皮跳就是要發生壞事的預兆,很多病人常常會因此過得膽顫心驚,因為心情緊繃,導致收縮更為明顯,因而造成了惡性循環;也有些人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心理的毛病、顏面神經麻痺、甚至中風。半面痙攣發病的特性約與上述的眼瞼痙攣相同,但不致於像眼瞼痙攣那樣密集發生,發病的年紀一般在中年,少部分的患者會合併同側耳朵耳鳴的現象。

根據臨床研究發現,多數患者乃由於臉部神經受小動脈壓迫或是外傷所致,目前仍無台灣本土盛行率的資料,但粗略的估算,東方人的盛行率可能略高於西方人。

斜頸症

斜頸症乃脖子的肌肉張力不協調,導致雙邊同時出力或是間歇的輪流不自主收縮,以致於脖子出現異常扭動的情形。依照脖子扭動的方向,可以分成向前、向後、向側邊的斜頸,其中以向後斜頸最為常見。鑑別診斷時要注意不要與其他的疾病混淆在一起,如:頸部局部畸形、天生斜視或複視以頭部傾斜來代償,或是兒童食道裂孔性脫出、頸部膿瘍的特殊表現。

過去的報告約有10%的患者可以自然地完全恢復正常,但是這種現象是難以預測的,多數的斜頸症狀會在前五年逐漸加重到一個高原期,然後變成比較重度的斜頸症。絕大部分的患者,肌肉的扭曲僅限於脖子的肌肉,而不會擴散出去影響其他肌肉,不過少數患者有時會合併頭部或手心的顫抖。病人多半自己會發現,在輕輕碰觸臉頰或是後腦時,脖子扭動的現象會明顯的減緩,這種現象叫做「感覺訣竅」(sensory trick)。斜頸症有時是遺傳的,目前該病明確的成因不明,因為斜頸所連帶產生的肌肉痠痛,可用熱敷或是復健的方式來緩和。


以上這三種疾病,在干擾日常生活時,都應該到神經內科求治,不要拖延病情。藥物治療可分為三類:肌肉鬆弛劑、神經穩定劑(類似癲癇的用藥)及帕金森氏症類的藥,不過控制的效果有限且易產生副作用;目前最新最熱門的用藥為「肉毒桿菌」,副作用少、療效佳(施打後約5~10天會漸漸發揮藥效)。

費用方面分健保及自費兩種,若是用健保申請,則有其嚴重度跟治療時間的限制。當然,施打的部位、次數,以及其他詳細細節,都應該要與專科醫師做討論。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
此文由KingNet編輯部收錄至神經內科常見問題集

2007-05-09 18:44:37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