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兒童發燒問答集3

A:

兒童發燒問答集3

(轉載自兒科醫學會第一八二屆學術演講會集)


【退燒的方法】

1.既然退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那麼是否都不要退燒?

答:如果體溫上升的原因不適發炎性疾病,則這種高體溫對人體並沒有幫助,隨時都可予以退燒,例如衣服穿太多中暑之類的體溫過高。至於發炎反應引起的發燒,如果體溫並未太高也沒有引起特殊不舒服的時候,並不需要積極退燒,尤其當溫度超過38.C以上就可考慮退燒:

A.慢性肺病、成人型呼吸窘迫症候群
B.併發心臟衰竭之心臟病或發紺性心臟病
C.慢性貧血
D.糖尿病與其他代謝異常
E.過去曾經有單純發燒引起抽搐的熱性痙攣或癲癇患者
F.其他因為發燒而有不適症狀

2.冰枕、散熱貼片、退燒藥等各種退燒法中,哪一種效果比較好?

答:過去曾經被使用的酒精擦澡,因為酒精快速揮發散熱會引起表皮血管急速收縮,且酒精如不甚被小孩吸入會有中毒之虞,反而有礙散熱,所以不應做為退燒之用,其他退燒法可分為物理退燒法(包括冰枕、低溫毯、貼於皮膚表面的散熱貼片)與化學退燒法(包括口服、肛門塞劑、注射之 退燒藥)兩種等。物理退燒法只能加速散熱,並不會矯正發炎反應所引起腦部體溫定位點的異常上升現象。這就好比說發燒的時候,我們的腦子會認為38.c以上才是正常體溫,冰枕等物理退燒法違背腦部的設定而讓熱量流失,就好比把熱水器溫度設在100.c,一面插電加溫,一面卻依一直丟冰塊進去,不但讓病人有寒冷的感覺,也會增加無謂的能量
消耗。所以發炎性疾病,不應使用冰枕等物理退燒法,而應使用可以矯正腦部體溫定位點的退燒藥。對於代謝疾病、慢性心肺疾病、慢性貧血等患者而言,他們無法應付突增的能量需求,可能導致代謝機制崩潰或
心肺衰竭,這類病人發燒時使用冰枕的危險性更高。衣服穿太多、中暑等體溫過高的情形,腦部體溫定位點正常而只是產熱與散熱失調,此時才可使用物理退燒法。

3.打點滴或喝很多水有沒有退燒效果?

答:打點滴或喝水只會增加體內水分,對於發炎性疾病引起的發燒並無退燒效果。退燒時人體必需流汗以散發體內多餘的熱量,所以如果發燒與退燒過程反覆太多次,容易因為大量流汗而導致脫水,此時才需要特別注意水分、電解質的適度補充。

4.有沒有哪些退燒藥是小孩不可使用的?

答:兒童使用阿斯匹靈(aspirin)可能會傷害肝臟與腦部,而導致所謂的雷氏症候群,所以阿斯匹靈不可以在18歲以下兒童當作退燒藥使用。阿斯匹靈的主要化學結構是水楊酸,所以含有水楊酸成分的其他退燒藥
也不應使用於18歲以下兒童,包括各種含有各種水楊酸成分的口服或注射用退燒藥。主要成分都是水楊酸,都不應使用於18歲以下兒童。此外,pyrazolone 衍生物的dipyrone、 phenylbutazone 等退燒藥,都能引起致命的白血球低下症,所有年齡都禁止使用。

5.小孩用哪一種成分的退燒藥比較好?

答:目前台灣地區兒童可用的退燒藥包括對乙醯氨基酚(acetaminophen)、
異丁苯乙酸(ibuprofen)、diclofenac等,這些藥物的作用時間與退燒效果都很類似,其主要差異是可能引起的副作用種類。使用這些退燒藥都必須小心用量,任何一種退燒藥過量都不安全。

6.口服跟塞肛門的退燒藥有沒有什麼差別?

答:口服藥物與塞肛門藥物的作用時間與退燒效果並沒有明顯的差別,但建議兒童應優先使用口服製劑。如果有嚴重嘔吐、小孩拒絕吃藥等情形時,才考慮使用肛門塞劑。有些人認為體溫要達到某個標準以上才可以使用口服或塞肛門的退燒藥,這種看法並沒有理論根據。

7.使用乙醯氨基酚(acetaminophen)做為退燒藥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答:乙醯氨基酚的兒童建議用量為每次每公斤10-15毫克,每4-6小時使用一次。目前台灣地區常用的乙醯氨基酚兒童劑型包括糖漿、口服錠劑等,兒童劑型與成人劑型的藥量差異極大,使用時必須注意標示並避免過量。一但過量可能引發產生肝衰竭,其最低單一中毒劑量為每公斤120-150毫克。
此外長期使用這種藥物有發生腎臟傷害的可能。本劑沒有腸胃凝血與壓抑免疫反應等副作用,所以建議下列病患優先考慮使用本藥:
A.凝血功能異常與其他出血傾向
B.消化性潰瘍或腸胃出血等上消化道疾病
C.開刀或因其他原因深明顯傷口的病人
D.嚴重感染症

8.用異丁苯乙酸(ibuprofen)做為退燒藥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答:異丁苯乙酸(ibuprofen)的兒童建議用量為每次每公斤5-10毫克,每6-8小時使用一次。這種藥物屬於非類固醇發炎抑制劑,國內常用的劑型為口服糖漿,可能的副作用包括胃部不適、上消化道出血、減少腎
臟血流、抑制血小板凝血功能等。因為本劑具有壓抑免疫反應的特性,所以建議優先用於幼年型風濕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其他感染症則不建議優先使用,也不宜用於脫水與持續嘔吐兒童。

9.使用diclofenac做為退燒藥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答:Diclofenac也屬於非類固醇發炎抑制劑,國內常用的劑型為塞劑,可能的副作用與注意事項跟異丁苯乙酸(ibuprofen)一樣,但是此藥在兒童的有效性與安全性上待更近一步確認,所以不建議優先使用。

10. 可不可以輪流使用兩種以上退燒藥?

答:醫學上未曾仔細評估混合使用兩種以上退燒藥的有效性與安全性,所以不建議常規使用。但顧及少數發炎嚴重者使用一種退燒藥的效果可能有限,所以在不違反本建議所列的各種退燒原則下,可考慮於特殊 情形下輪流使用兩種退燒藥,但原則上不建議一次給予兩種以上退燒藥。

11. 蠶豆症(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se缺乏)患者使用退燒藥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答:蠶豆症患者如果接觸具有高度氧化作用的藥物,可能引起紅血球破壞而導致溶血性貧血、如果依照正確建議劑量使用乙醯氨基酚.(acetaminophen)與非類固醇發炎抑制劑,都不會有明顯溶血性貧血的危險。但無果因為罹患風濕性疾病需要使用高劑量非類固醇發炎抑制劑的時候,則有導致溶血的可能例如使用每公斤每天80毫克的阿司
匹靈治療川崎病。
此文由馬志豪醫師收錄至小兒內科常見問題集

2006-10-24 00:48:58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