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白帶及陰道炎的成因及食療?

A:

『十女九帶』一句話,足以道盡婦女最大的困擾不外乎白帶,根據醫學文獻統計,約有三分之一婦科病人主訴中有白帶,門診中就醫婦女有四分之一是因為白帶就醫。
白帶是一種臨床症狀,但有些是生理性,算是正常,其他通常的原因是感染性陰道炎,但從初經前乳狀分泌物乃至於惡性腫瘤都可出現此症狀。而傳統醫學有因其分泌物顏色不同,分稱為白帶、黃帶、青帶、赤帶、黑帶等,其實意味著不同感染因素、或不同階段病變之分泌物顏色。確診病因是一件重要的事,最初步的篩檢莫過於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
正常的陰道分泌物,是質清且無色無味,分泌量僅足以滋潤陰道,防止乾燥。從婦女生理週期而言,在經前或排卵期分泌物量稍增是一生理性白帶,如無特別不適,可以不予治療。倘若分泌物之量、色、質、味有任何異常變化應屬病理性變化。
中醫稱本病為「帶下病」,病因與「濕邪」有關,因此有「諸帶不離乎濕」的說法。中醫認為帶下是陰液的一種,其約制來自於任脈與帶脈,濕邪留置體內,傷及任帶二脈,則其約制能力受損,水濕下注,而成白帶。濕邪導致帶下可以分為「外感濕邪」及「濕邪內留」。所謂外感濕邪,應涵蓋現今所認為的感染性陰道炎,其可能因於經行或產後,自然防禦功能較弱,受到感染,或因手術不慎、洗浴不潔、衛生習慣不良所致。而內濕則是由於臟腑功能失調所引起,一般認為與中醫所稱肝、脾、腎關係較為密切。
本病辨別證候主要依據帶下的量、色、質、味及結合全身症狀與病史,約可分成脾虛、腎虛、濕熱、濕毒帶下等四型,茲簡述其常見症狀並介紹食療藥膳於本文附註,供大家參考。
(一)脾虛帶下:白帶量多,色白或淡黃,質稀或稠,無味,伴隨有脾胃運化功能不佳,疲倦乏力,食慾差,大便偏軟等症狀,中醫治療以健脾益氣並兼以除濕,臨床常以完帶湯為主方加減;食療藥膳可用「白果薏仁湯」。
(二)腎虛帶下:一般又分為腎陽虛與腎陰虛型兩類。腎陽虛者,帶下量多,清稀如水狀,色白無味或略有腥味,並伴隨有腰膝酸軟無力,頻尿,怕冷等症,中醫治療以溫補腎陽為主,兼以固澀止帶,可以內補丸加減;而食療藥膳可選用「鹿茸豬胞湯」。至於腎陰虛者帶下量一般不多,色淡紅或赤白相兼,陰道多有燒灼感或癢,常伴有潮熱,耳鳴、失眠、多夢,口乾舌燥等症,多見於老年性陰道炎,多用知柏地黃丸以益腎滋陰並清熱止帶;藥膳可用「黃精燴烏參」。
(三)濕熱帶下:多因於外感濕邪或脾虛生濕,其白帶量多,色黃質稠成泡沫狀(滴蟲性陰道炎),或色白成豆腐渣狀(黴菌性陰道炎),或白帶夾血絲,分泌物有臭味,常有陰部灼熱或作癢,常伴隨有口苦咽乾,食慾差或大便軟,小便黃等症,因此多用清熱利濕止帶藥物。常用八味帶下方或止帶方加減;食療藥膳可用「薏仁銀花綠豆湯」。
(四)濕毒帶下:帶下量多,色黃質稠如膿,或雜染血液或混濁,氣味腐臭難聞,纏伴有陰部灼熱癢甚或疼痛,或有發熱,小便短赤及大便秘結等症,通常是病毒性感染、急性骨盆腔炎或惡性腫瘤,中藥治療以解毒清熱為主,常用龍膽瀉肝湯與五味消毒飲加減,此證應積極治療,以免惡化。
當然,臨床常見各種綜合類型表現,如有白帶應由醫師給予確診及治療,才是正確之道,各種藥膳食療多屬輔助性效果。中醫治療帶下及陰道炎的特色,除辨證分型予以適切治療及輔以藥膳食療外,更有由中藥組成之陰部外洗方劑,尤其對於腸胃機能不佳,或身體虛弱而有感染性白帶時,藉由外洗達到清熱除濕效果而不傷害腸胃,同時可內服補益脾胃功能藥物,鞏固其免疫機能,降低再發或反覆感染。
夏天高溫潮濕環境下,本病較為常見或多復發,因此注意個人衛生是最好的預防措施,同時要提醒大家減少食用冰冷食物,以避免造成脾虛或腎陽虛體質,而助長本病發生。
藥膳食療方
(一)白果薏仁湯:白果仁二十粒、生薏仁一兩,生薏仁去雜質洗淨,浸泡至少三小時,白果去殼洗淨,加入五碗水,以文火熬煮至熟透。白果仁,味甘苦澀平,有小毒,因此要久煮,可除濕收斂止帶,薏仁則可健脾利濕。
(二)鹿茸豬胞湯:鹿茸二錢、白果一兩、山藥一兩、豬膀胱一具, 豬膀胱先洗淨去腥,將鹿茸、白果、淮山藥擣碎置入,將膀胱口扎緊,以文火燉煮至熟爛,藥及湯汁併服。鹿茸有溫腎作用,山藥健脾益腎,因此本品具有溫腎健脾止帶的作用。
(三)黃精燴烏參:芡實三錢、黃精五錢、何首烏五錢、海參一條, 先將黃精與何首烏以五碗水煎煮至兩碗,芡實洗淨泡水約一小時,起油鍋加薑片少許爆香,加入海參(切滾刀塊)及芡實,煮至熟軟時,倒入藥汁,滾後稍芶薄芡。黃精及首烏補腎陰而不滋膩,芡實健脾且有收澀止帶效果,故本品適於腎陰虛帶下者。
(四)薏仁銀花綠豆湯:薏仁一兩、銀花一兩、綠豆一兩, 先將銀花洗淨以水煎煮取其藥汁,再將藥汁加入已浸泡過的綠豆薏仁煮至熟軟,加少許冰糖調味。本品具有清熱利濕及止帶效果,適用於濕熱帶下,皮膚易生瘡瘍。
此文由吳宗修藥師收錄至藥物諮詢常見問題集

2006-09-10 14:07:28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