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小屁屁有泡泡 小心手足口病

A:

小屁屁有泡泡 小心手足口病

【林政賢/高雄市林政賢皮膚科院長 】

http://dr-skin.com.tw 

三歲的小弟弟由父母帶來。走進診間,媽媽就將小朋友的褲子脫下來,問道:「醫師,您看他是不是得了尿布疹?」

我仔細觀察病患臀部,有許多分散性的小丘疹及水泡,與一般的尿布疹會整片發紅不太一樣。再檢查身體的其他部位,發現病童的膝蓋處、手掌及腳掌也有類似的病灶。

我再問:「小朋友最近是不是有嘴破或是不喜歡吃東西的情形?」

「不知道耶,我沒注意到。您剛剛看的膝蓋、手掌、腳掌,我也是現在才知道,在家裡沒注意到。」

仔細觀察,在小朋友舌頭及口腔黏膜,有兩、三個小潰瘍。至此,手足口病診斷已確立。還好病患並沒有合併其他發燒、頭痛等症狀。詳加解說,並處方適當的藥物後,父母總算放下了一顆心。

手足口病的病原在台灣主要為克沙奇病毒,屬腸病毒的一種。根據衛生署統計,位處亞熱帶的台灣,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生,其中以五、六月及九、十月為流行高峰。

手足口病主要是經由口沫及接觸傳染,潛伏期約三至六天,多數病患身體無明顯不舒服,有些病患則會出現微燒、疲倦、厭食等症狀。

之後的三天內,手掌及腳掌出現分散性、長橢圓形的水泡或丘疹,同時有一圈紅色的邊緣。類似的病灶,還可以在臀部及膝蓋出現。另外,舌頭、口腔黏膜或唇部,亦會出現水泡,不過通常已經破掉,而形成潰瘍。

依筆者經驗,臀部及膝蓋常常是父母最先發現的地方;臀部的病灶,主要是在換尿布時注意到的;膝蓋處的病灶,則常常以為是蚊蟲叮咬而就診。手掌因為常握起來,腳掌則因常踩向下,反而不是很容易被注意到。至於口腔,平時父母不太可能會檢查,就更難被發現了。

手、足、口若都出現典型病灶,診斷很容易,不過有些皮膚病也要與其區別。與手足口病的口腔病灶區別包括:單純疱疹口腔炎、鵝口瘡及疱疹性咽峽炎(見表一)。

而在手、腳的病灶,則要考慮是否是汗疱疹。汗疱疹亦好發於手掌及腳掌,但水泡較圓,且集中成一群一群的,很癢。這與手足口病分散性、橢圓且不癢的水泡不同。臀部的病灶,要區別念珠菌感染。

輕型腸病毒的病程一般都很輕微且無併發症,約三至七天即可痊癒,家長不必太過恐慌。發病期間,可暫時請假在家,減少至幼稚園及公共場所的機會。若有高燒不退、哭鬧不安、嘔吐、抽筋、呼吸急促或意識模糊等現象,要趕快就醫。

【95.06.13 聯合報E4健康版】
此文由林政賢醫師收錄至皮膚科常見問題集

2006-07-24 23:46:04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