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作者:張靜慧給你充滿光采、彈力的肌膚」、「吃出由內到外的美麗」,「吃的保養品」最近成為美容新寵,大舉進軍藥妝店及直銷通路,誘人的廣告辭直接訴求人類愛美的天性。
根據食品工業研究院調查,去年台灣整體保健營養品的市場規模達200億元,預估今年可成長至250~300億,其中又以美容、瘦身產品最受歡迎。
生技業者抓住商機,更洞悉消費者愛美又求速效的心理,近年來大舉推出膠原蛋白、左旋C、葡萄籽及漢方中藥等產品,以液體、錠劑等不同型態問世。
琳瑯滿目的商品讓消費者的購物欲蠢動,陷入情感與理智的交戰:吃了這些東西,我會更漂亮!可是它們真的有效嗎?值得讓荷包失血嗎?
*吃喝膠原蛋白,效果有限:市面上林林總總的膠原蛋白飲料、錠劑,強調能「補充流失的膠原蛋白,恢復皮膚彈性」。
膠原蛋白(collagen)是動物結締組織中重要的蛋白質,功能像床墊,讓組織發揮黏結、緩衝、保護的功能,人體的皮膚、骨骼、牙齒、內臟、血管、眼睛中都有膠原蛋白。
皮膚的膠原蛋白在真皮層裡,由纖維母細胞製造,能讓皮膚有彈性、光澤潤滑,但一過25歲,膠原蛋白就會隨著老化而流失,皮膚變得乾燥、粗糙,出現皺紋。
但是「膠原蛋白能不能用吃的方式補充,是個問號,」台大醫院皮膚科醫師陳玄祥說。
當消費者滿懷希望地喝下一瓶膠原蛋白飲料、或吃下一粒補充錠,經過消化、吸收,事實上,「最後能到達皮膚的膠原蛋白還剩多少?它們能發揮什麼作用?能不能刺激纖維母細胞增生新的膠原蛋白?目前都沒有確切的證據,」陳玄祥連連提出疑問。
他並指出,目前比較確定能有效刺激膠原蛋白增生的方法,包括:將A酸、果酸、左旋維生素C擦在皮膚上,或用脈衝光照射皮膚。
至於外擦的膠原蛋白,陳玄祥認為,主要的功效在保濕,而不是廣告宣稱的「增加」膠原蛋白,因為它的分子很大,無法進入真皮層,當然談不上能「補充」流失的膠原蛋白。
從生活中健身美膚
雖然膠原蛋白補充品效果有限,但也沒有證據說它有害。陳玄祥和三總皮膚科醫師趙昭明都表示,醫生雖不積極鼓勵病人吃這些補充品,但如果病人就是相信它的效果,醫生也不會叫他們別吃。
趙昭明則建議,與其花大錢吃喝膠原蛋白補充品,不如從生活著手:均衡飲食、正常作息、規律運動、減輕生活壓力、注意防曬,都能延緩老化。「身體健康,皮膚自然美麗,」他強調。
*左旋C,錠劑比飲料有效:左旋維生素C的抗氧化功能讓它也成為「吃的保養品」的要角,但對它寄予厚望的消費者恐怕要失望了。
趙昭明指出,飲料為顧及口感,維生素C的含量本來就有限,經過消化、代謝,能發揮作用的可能不到5%,「效果恐怕微乎其微。」
他認為與其喝飲料,不如吃錠劑的維生素C;而新鮮蔬果,特別是奇異果、柑橘類水果,也都富含維生素C。
陳玄祥則說,維生素C的確有抗氧化、抗老化的功效,也能預防部份癌症、心臟病,並促進免疫功能,但他不鼓勵消費者把維生素C飲料當成皮膚的救星,希望它能發揮美白、淡斑、除痘等神奇功效,「畢竟維生素C含量不多。」
如果想用維生素C美膚,他建議直接擦在皮膚上比較容易見效。
*葡萄籽抗氧化效果強:葡萄籽的功效則得到較確切的醫學研究肯定。
葡萄籽內含原花青素(OPC),是一種抗氧化劑,可以減少自由基對身體的傷害,對延緩腦部退化、預防心血管疾病都有幫助。
人體並不能自行製造原花青素,因此趙昭明醫師認為,藉由外在補充,讓身體吸收原花青素是有意義、有幫助的。同時,葡萄籽也可以和維他命C、E的抗氧化功能相輔相成。
陳玄祥則提醒,葡萄籽的抗氧化效果是全身性的,不能過度期望它能專門對皮膚產生特效,如美白、淡斑、減少皺紋等,「因為經過吸收、代謝,到達皮膚的有效成分已經很有限了。」
他並指出,目前研究發現,原花青素的安全劑量是每次攝取50~100毫克,消費者可以注意產品上的營養標示,或從原花青素含量百分比去換算。
原花青素也可以從新鮮水果中攝取,如紅葡萄、草莓、櫻桃、藍莓、蔓越莓、覆盆子,特別是這些水果的果皮,也含有大量原花青素。「所以繞口令說『吃葡萄不吐葡萄皮』是有道理的,」趙昭明笑說。
*喝中藥飲品應注意體質:中藥也趕搭美容飲料的列車,如四物、蔘仲、四君子,擺脫傳統中藥濃黑苦的形象,包裝成漂亮的瓶瓶罐罐,向消費者招手。
台北市中興醫院中醫科醫師吳明珠肯定這些飲品有一定效果,而且購買、攜帶都很方便,但她提醒消費者注意體質,而且體質會和四季變化互動,例如熱性體質的人,冬天可以喝四物補血,但夏天就不適合,容易燥熱,甚至長痘痘、流鼻血。
同時,飲料的配方是固定的,不像醫師處方可依各別體質調整劑量,所以同一瓶飲料未必適合每個人,也不一定都有相同效果。
吳明珠也指出,為了口感,飲料中的中藥量有限,所以不能把它當藥吃,如果身體明顯不適,應該就醫;如果已有糖尿病等慢性病,應先和醫生討論這些飲品會不會影響病情。
廠商永遠快一步
趙昭明提醒消費者,選購保養品時應注意是否標示成分、不買來路不明的產品,同時這些產品不應宣稱有任何療效,如美白、治療某病。「有病一定要看病,保養品只是輔助,」他加重語氣說。
陳玄祥說,廠商總是跑得比醫界快。當醫學研究才對某個東西有初步結論,甚至還未經人體實驗,廠商就已截取研究中有利的部份,做成產品大賣起來了。
他並提醒,有些廠商宣稱消費者使用產品後「膚質明顯改善」,有時只是消費者的「感覺」,並未經科學儀器測量。
誰要戳破美麗的汽球?
陳玄祥指出,大多數醫生對各種保健產品的態度多半是「不反對,但也不鼓勵、不推薦」,因為許多產品都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有效,「消費者實在不要過度期待。」
「廠商賣的是夢想,消費者想買的也是夢想,」陳玄祥比喻,夢想就像漂亮的汽球,如果大家一定要買,醫生也不能把它戳破。
本文出自2004/10 康健雜誌71期
(以上由活麗皮膚科診所/漂亮101皮膚科診所 陳玄祥醫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