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今日人氣

      3769

      累積人氣

      2

      粉絲數

      1149

      回答數

      7

      文章數
鬱悶的感覺
2020-12-01 10:43:49 作者:林毅敦 分類:心情點滴
    「今年因為心臟問題往生的藝人或名人新聞實在太多,醫師,我實在太害怕了,而且都是年輕小伙子… 我最近稍微運動一下就會覺得# 喘與胸悶… 」以症狀來說,有很多因素會造成喘與胸悶,例如肺部問題或是心理問題等,但是這些都不見得會馬上致命,可是一扯上「心臟」,危險指數馬上上升到臨界點。首先,我們要先知道一個名稱: 什麼是 「# 心絞痛 」 ?          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病人,因為太勞累、過度用力、情緒很激動等問題,引起# 暫時性的局部心肌缺氧,可能會發生胸悶,但 不一定會胸痛,大部分的病人會覺得左胸有壓迫感、呼吸不順,通常在活動的時候會發作,休息可以緩解,持續時間約 數分鐘至15 分鐘 ,有時會合併冒冷汗、左臂、左面頰或 上腹部 不適、暈眩等症狀。其病症原因是因為供應心臟血流養分的# 冠狀動脈狹窄,導致心臟氧氣的供應不足,即缺氧,就會產生所謂的 鬱悶的 「心絞痛 」。          另外 ,本身就有冠狀動脈狹窄的人,如遇上最近天冷的季節,血管更容易收縮,冠狀動脈會突然變『更狹窄』,讓血液流量大減,缺氧症狀就出來了,甚至導致「心肌梗塞」! 
失智有什麼好害怕? 是的,無知可以很可怕!
2020-11-13 08:45:58 作者:林毅敦 分類:心情點滴
       上次我們提到了# 健忘,但失智可就不一樣了。失智是一種疾病,如果發病後都沒有進行治療,就會在短時間內快速惡化。例如: 現在你還記得我,一年後或許你連家都不知道怎麼回去。 失智患者從開始有症狀到死亡,大約是8-10 年,平均從輕度、中度到重度病程各占約3 年,臥床通常是最後3 年, 臥床久了會增加 吸入性肺炎 、 尿道感染 等機會而導致死亡。 生活中我們有時會將失智與健忘混為一談,導致很多「真的失智患者」在發病初期時,沒有接受到完整的診斷與治療,堅持相信自己只是健忘,最後錯失阻止失智快速惡化的最佳機會?! 是的,你只能「減緩惡化」。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相關資料來看,於2018 年台灣因失智症就醫者約27 萬人。另外,統計也發現台灣約有1.2 萬人屬於年輕型失智(65 歲以下) ,因此,失智不是老人家才有的疾病,只是年輕人佔的比例較少,且造成失智症的原因有些許不同。反觀65 歲以上的長者每12 人就有1 位失智,80 歲以上的長者每5 人就有1 位失智。 目前還沒有任何藥物可以完全治癒失智症,但是# 可以延緩失智症。 # 越早預防與保養,越能減少病程發展的可能,# 越早發現診斷,越能延緩病情惡化。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