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苓

豬苓
    別名

    豬苓別名

    野豬糞、豬屎苓、楓苓、地烏桃、野豬食、豬茯苓
    主治

    豬苓主治

    傷寒溫疫大熱,懊憹消渴,腫脹淋濁,瀉痢痎瘧,小便不利(不順暢),水腫,帶下(女性私密處流出白帶)。
    功效與作用

    豬苓功效與作用

    泄滯,利竅,助陽,開腠發汗,利便行水,抑菌,抗癌,保肝,利尿滲濕。
    用途分類

    豬苓用途分類

    祛濕藥(利水滲濕)、利水滲濕藥(利尿通淋藥)
    用法與用量

    豬苓用法與用量

    內服:6~15克,水煎服;或入丸、散。
    本草備要:去皮用。
    禁忌

    豬苓使用禁忌

    耗津液,多服損腎昏目。有濕症而腎虛者忌。無水濕者禁用,以免傷陰。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禁用。
    方劑

    處方內有豬苓的中藥方劑

    青麟丸分消湯茵陳五苓散治濁固本丸胃苓湯柴苓湯藿朴夏苓湯化陰煎四苓散中滿分消丸清燥湯豬苓湯當歸拈痛湯五苓散葛花解醒湯

    豬苓的基原

    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真菌豬苓Polyporus umbellatus (Pers.) Fries之乾燥菌核。

    豬苓的拉丁生藥名

    Polyporus

    豬苓的英文名

    Agaric

    豬苓的性味與歸經

    味甘,味淡,性平,歸腎經,歸膀胱經

    豬苓的化學成分

    麥角固醇(Ergosterol)。

    豬苓的性狀

    1. 多生楓樹下,塊如豬屎,故名。肉白而實者良。
    2. 不規則條形、類圓形或扁塊狀,長5~25公分,直徑2~6公分。表面黑色、灰黑色或棕黑色,斷面類白色或淡棕色,略顆粒狀,按之略帶彈性。氣微,味淡。以個大、外皮黑色、斷面色白、體較重者為佳。粉末黃白色。

    豬苓的藥用部位

    乾燥菌核。

    豬苓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夏、秋季採挖,去除泥沙後晒乾。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防受潮變色。

    豬苓的產地

    野生於涼爽和朝陽的山坡,以楓、樺、柞、榆、槭、柳及山毛櫸等樹的根際為多。主產於陝西、雲南、河南。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