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淺談「汞」對健康的危害

文:台北榮總內科部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  蔡維禎

「汞」即是水銀,早在古羅馬時代就有人描述鍍金工人和使用硃砂(硫化汞)顏料工人或畫家出現一些特有神經及精神症狀;18世紀也有人發現金屬礦或製鏡工人易出現汞中毒症狀。20世紀初有人注意到製氈帽工人也易有汞中毒症狀,因而有俚語「as mad as a hatter」。二次大戰後,汞的用途更廣泛,漸多中毒案件被發現,這些運動、記憶、學習能力,乃至於精神行為異常的相關症狀,更仔細的被研究、描述出來。目前所知,因日常生活或職業上汞暴露機會還蠻多的,如溫度計、血壓計、鏡子、燈管、貴重金屬冶煉、氯鹼、造紙、含汞塗料、農藥、藥物(如紅汞水)、牙醫汞齊等之作業或接觸。 在台灣,與中藥有關的汞暴露,以硃砂、粉霜(氯化汞)和八寶散(含硃砂)較常見。

汞進入人體後易與酵素或組織結合,造成傷害,而這些毒性又取決於汞之存在型態;一般分元素態汞、無機汞鹽及有機汞三種。一般而言,除汞蒸氣外,元素汞毒性低;而無機汞鹽易傷害消化道及腎臟;有機汞則神經毒性強,醫治不易。這些神經症狀,包括口齒不清、流口水、步態不穩、肢體顫抖、麻木無力、視力模糊、煩躁易怒、記憶障礙、失眠、惡夢、幻覺等。吸入汞蒸氣會先出現咳嗽、呼吸困難、肺炎、肺水腫,可能再傷及神經系統。皮膚接觸無機汞鹽,會出現癢疹、腫脹和脫皮;食入則出現口腔潰瘍、牙齦炎、腹痛、腹瀉、吐血、便血、腎衰竭,甚而休克、死亡。近二十年來本院毒物中心接獲約六百多位汞相關個案,其中九成是含元素汞之水銀溫度計引起,其他尚有含汞內膽之保溫瓶、吸入汞蒸氣或注射汞的個案;絕大部分液態元素汞暴露皆無中毒症狀。而嚴重甚至死亡者,都發生在服食無機汞鹽者。水銀電池雖含無機汞鹽,因製造緊密性大多沒問題,吞食者幾無中毒問題,倒是因卡在消化道,需以內視鏡取出。

汞的暴露量常以血液、尿液和毛髮來測定。慢性低劑量之暴露,血汞之指標性不佳。而汞在體內分佈及排除不均,單次尿汞量亦不準,須以全日尿汞總量來代表近期的暴露。汞可隨毛囊生長進入毛髮,因此將頭髮分段檢查,可得知不同時間之汞暴露情形;此檢查的缺點是,無法排除頭髮直接之汞污染的問題。因此診斷上,應依據可能之暴露史、症狀、檢驗結果,再依時序性做綜合性判斷方可,無法以單一之檢驗來論定。

汞中毒主要還是支持性治療和及早使用解毒劑。而慢性汞中毒,一旦出現神經或精神症狀,療效不佳。因此,重要還是在於預防,找出暴露源、改善工作環境、認識毒害、避免用含汞物品或可能污染之農漁產品。飯前不洗手、工作時抽菸或飲食、不穿防護器具、下班不沐浴或穿工作服回家等不良衛生習慣,皆是體內汞含量較高的原因。
本文由【台北榮民總醫院】提供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