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導致循環性休克的腸道感染性傳染病─霍亂!

文�宏恩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譚健民醫師

霍亂是由「霍亂弧菌」所引起的一種感染性腸道傳染病。四、五十年
代的台灣居民對於霍亂並不陌生,而在民國五十年初,在台灣地區亦
曾經歷過亞洲霍亂的大流行。霍亂弧菌對乾燥、日光、熱、酸以及一
般消毒劑均很敏感。如將其乾燥二小時或加熱至攝氏五十五度十分鐘
,則霍亂弧菌即可被殺死,甚至在攝氏一百度煮沸即即死亡。霍亂弧
菌在污染新鮮肉類、牛奶以及蔬菜後,其能在室溫下可存活好幾天,
而在冰箱中甚至可存活一至四星期之久。


霍亂本身的傳染源主要是罹患者本身以及某些無臨床症狀的帶菌者。
事實上,罹患者的嘔吐物或糞便皆含有大量的霍亂弧菌,而一旦污染
水源、食物、用具以及手部則會很輕易的散播霍亂。此外,蒼蠅更是
攜帶和傳播霍亂弧菌的主要媒介;因此,霍亂極易迅速傳播蔓延而造
成大流行。

民眾在受到霍亂弧菌感染後一至三天便會發病,甚至某些個案在數小
時左右便出現症狀。霍亂罹患者在早期大多數呈現腹瀉以及嘔吐的症
狀,之後排便次數和糞便量逐漸增加,並出現具有特異性的淘米水樣
便,每日數次至十餘次不等,每次便水量超過一千毫升以上,少數罹
患者則主訴有血水樣便。基本上,大多數罹患者無腹痛的主訴,但一
旦嚴重大量腹瀉脫水會引起腹壁肌肉抽痙或腹痛。劇烈嘔吐時,多為
噴射樣,先吐出胃內容物。

在臨床上,某些個案因劇烈吐瀉,導致罹患者體內喪失大量水分,而
呈現口乾、全身倦怠、煩躁不安、聲音嘶啞、四肢痙孿,其中約有三
分之一的罹患者出現高燒(攝氏38至39),持續一至三天,尤以兒童
多見;有時皮膚因脫水而乾燥,失去皮膚原有的彈性,眼窩下陷、兩
頰內凹、脈搏微弱、血壓下降,呼吸深而加快,尿量減少甚至出現無
尿甚至尿毒症;此外,亦會出現低鉀血症,肌鍵反射消失、心跳過速
、心律不整、代謝性酸中毒甚至循環性休克而死亡;若幼兒一旦得霍
亂時,腹瀉或嘔吐的症狀較為少見,常見的有極度不安、臉色蒼白、
皮膚肌肉萎縮、昏迷或高燒,其死亡率卻較高。
事實上,罹患者在脫
水糾正之後,大多數都會逐漸恢復正常。而近幾年的霍亂罹患的症狀
也較輕微,僅有輕度腹瀉或稀便。

預防霍亂的發生以及流行的不二法門就是加強衛生宣導,注重水源、
飲食以及糞便管理;此外,消滅蒼蠅、注意環境衛生以及個人衛生也
是很重要的。一旦發現確診或疑似病患,則應立即向相關的衛生當局
通告,以便及時採取預防措施,其中包括有罹患者須嚴格隔離,其所
使用過的用具、食具、吐瀉物均需徹底消毒處理;與霍亂罹患有密切
接觸者或帶菌者,更應居家觀察五日,其排菌期在五至十天;而罹患
者在停止吐瀉後,並連續三次糞便細菌培養呈現陰性
,才能解除居家
隔離的限制。此外,霍亂菌苗接種可以提高個體免疫力,其接種後免
疫期可維持六個月左右。

事實上,一旦罹患霍亂必須及早接受治療,其中包括補充液體以及電
解質;在臨床上,則根據罹患率的血壓、皮膚彈性、尿量以及血漿比
重來做為估計脫水的嚴重度以及和補充輸液量的指標。在罹病的早期
可以服用氯黴素、紅黴素或四環素來抑制「霍亂弧菌」的生存或繁殖
,也可減輕臨床腹瀉症狀及縮短病程。
本文作者:譚健民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