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秋燥如何補才健康?

時序雖已入秋,但台灣屬於亞熱帶氣候,秋天的飲食養生不可不注意。
童綜合醫院中醫師陳宗祺表示,秋天在氣候分類上是屬於「燥」,所以
在入秋之後,病患多少會出現皮膚癢、鼻病等各種「秋燥」現象,這時
可以利用溫補潤燥,將身體調養好,以準備過冬。

中醫師陳宗祺指出,入深秋後,很多人對於補身很有興趣,有些人認為
一定要吃人參、鹿茸,才算是吃了補品,其實秋天進補,一定要順應氣
候的特點。因氣候乾燥,易傷人體津液,所以在秋天用作補益身體的飲
食應要滋潤一點,要有營養又要容易消化吸收,太過燥熱則會使身體不
適。

由於秋天氣候屬性為燥,入秋之後,常令人感到皮膚燥癢、口鼻、咽喉
等呼吸道乾燥、乾咳無痰,甚至出現大便乾結或者流鼻血等現象,這些
大多是因為燥性容易傷害人體當中的胃與肺,以致讓人產生各種秋燥症
狀。

中醫師陳宗祺說,由於中國人嘉歡補,尤其到了秋冬兩季,身體較虛弱
的民眾或多或少會以藥補或食補來滋養身體。至於該如何來補身體才符
合養生之道?其實,秋天應以溫補潤燥為宜,例如飲食方面少吃炒、烤
、炸等食物,而且許多較燥熱的水果像是龍眼、芒果、荔枝、榴槤等不
宜吃多,否則可能會出現破嘴、流鼻血等症狀。此外,中藥材也應以性
質溫和潤燥的生地黃、白芧根燉木耳,或者是木耳燉冰糖等皆宜,這些
在中藥店就能買得到,且須適量服用,對身體健康有所助益。另外,涼
爽的秋天使人胃口大開,可先從湯類加些黃耆、當歸、參鬚、紅棗、枸
杞子等涼補中藥,以達滋養溫補之效。

而入秋的水果,中醫師陳宗祺建議可多吃水梨,因梨性寒涼、入肺胃經
、生津止渴、主治熱病傷津、肺熱燥嗽是秋冬養生的最佳水果,而老人
家或小朋友也可以服用蓮藕茶來降燥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