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紅、腫、癢超過六週?小心慢性自發性蕁麻疹!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入秋時節正值天氣變化、蕁麻疹頻發的高峰期。根據統計,臺灣約 500 萬人一生中至少經歷過一次蕁麻疹。蕁麻疹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者在發病原因及持續時間上存在顯著差異。然而,由於名稱與症狀相似,再加上對此病症的迷思,常導致患者延誤治療,使得症狀反覆發作、甚至惡化。
為提高大眾對疾病的認識,適逢 10 月「世界蕁麻疹日」,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特別推出「蕁麻疹資訊站」LINE@,並將疾病具象化為卡通角色「蕁寶」,以打造全方位的衛教平台,幫助民眾盡早發現問題並進行治療。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診斷困難,確診時間平均需兩年


民眾對疾病的迷思延誤治療,恐加重病情

蕁麻疹為常見的皮膚病,其中急性蕁麻疹多由過敏引發,症狀通常在幾天至兩週內緩解;然而,若症狀持續超過六週,則很可能是慢性蕁麻疹。臺灣目前約有16 萬人受慢性蕁麻疹困擾,其中以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最為普遍,女性的罹患風險更是男性的兩倍。

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陳俊賓指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常因患者誤解病情而延誤就醫。許多患者初期誤以為忍耐即可緩解,或混淆為一般急性過敏,嘗試調整飲食或環境卻未見顯著改善。這使得從症狀出現到確診的平均時間長達兩年,遠超過其他皮膚疾病。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主要是由免疫系統異常活化所引起,與食物、空氣污染等因素無直接關聯。陳醫師提醒,若不及時治療,病情可能反覆發作,並引發其他疾病,如甲狀腺炎、自體免疫疾病、焦慮症及抑鬱症等。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推盼透過LINE@官方帳號提高病識感與助患者記錄病情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推盼透過LINE@官方帳號提高病識感與助患者記錄病情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與心理健康密切相關

1/3 患者罹患焦慮或抑鬱症,罹患抑鬱症的風險是常人的六倍

心理健康與慢性自發性蕁麻疹之間存在高度關聯。壓力和憂鬱情緒不僅會觸發免疫反應,還會加劇症狀。研究顯示,1/3 的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患者同時患有焦慮或抑鬱症,而罹患抑鬱症的風險更是常人的六倍,顯示心理與生理狀況間形成惡性循環。

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卓雍哲分享了一則臨床案例:40 多歲的劉小姐因身處「三明治世代」,需同時承擔職場壓力與家庭照護責任。她在工作繁忙期間開始出現皮膚紅疹,自行排除奶蛋等疑似過敏源後雖有部分改善,但症狀仍反覆發作。直到下屬因無法忍受她的情緒不穩而辭職,她才意識到病情已嚴重影響生活,並最終積極求醫確診。

卓醫師強調,許多患者在多重壓力下會忽略病情,延誤治療時機。研究指出,七成患者的工作效率受到影響,且平均缺勤率高達36%,對生活品質造成顯著影響。因此,透過正確診斷與及早治療,能有效控制病情,避免影響日常生活。

多元治療策略:藥物控制與心理健康並重


長效型抗組織胺為一線治療,生物製劑可進一步介入

目前,根據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的治療共識,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治療主要以第二代長效型抗組織胺為首選,並需每日服用以控制病情。若單一藥物效果不佳,則可根據治療共識增加劑量或加入生物製劑輔助治療。

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持續記錄症狀變化,並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治療策略。此外,調整生活節奏、管理壓力及維持心理健康也對於病情的控制至關重要。

「蕁麻疹資訊站」LINE@ 上線,助民眾自我檢測與病情記錄


「蕁寶家族」卡通角色宣導,建立正確健康觀念

為協助患者掌握病情並落實自我管理,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推出「蕁麻疹資訊站」LINE@,提供一站式衛教資訊與UAS7 蕁麻疹檢測表,方便民眾記錄每日症狀。此外,平台上還整合了「治療共識」及「媒合醫師平台」,幫助患者找到最適合的皮膚科醫師,進行積極治療。

此次,學會更將疾病具象化為趣味卡通角色「蕁寶家族」,透過生活化圖文宣導皮膚健康的重要性。學會呼籲,民眾應建立「自我檢視皮膚病症」的觀念,及早發現並治療,減少皮膚問題對心理健康及社交生活的影響。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不僅是皮膚病,更對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生活品質造成深遠影響。透過及時診斷與適當治療,並搭配良好的壓力管理,患者能夠有效控制病情。臺灣皮膚科醫學會也期望藉由「蕁麻疹資訊站」LINE@的推廣,幫助更多民眾建立正確的健康觀念,積極面對疾病,提升生活品質。

紅、腫、癢超過六週?小心慢性自發性蕁麻疹!_圖3
患者可藉由蕁麻疹資訊站LINE中「蕁人啟示」互動,即時了解治療控制狀況。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