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哺餵母乳較容易發生黃疸?新生兒黃疸症狀與照護注意事項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當嬰兒血液中的膽紅素(bilirubin)濃度過高時,會導致皮膚和眼白呈現黃色,稱之為「新生兒黃疸」。

膽紅素是紅血球老化後分解產生的副產物,正常情況下會由肝臟進行代謝並排出體外。然而,由於新生兒的肝臟發育尚未成熟,膽紅素的代謝能力較弱,容易在體內累積,進而形成黃疸。

新生兒黃疸的危險因子

新生兒黃疸通常在出生後的第二至三天出現,並在兩週內自然消退,這類能夠自行消退的黃疸稱為「生理性黃疸」。然而,某些情況下持續未消退的黃疸可能是由其他健康問題所導致,稱為「延長性黃疸(prolonged jaundice)」或「病理性黃疸」。以下幾種情況可能導致延長性黃疸:
  • 早產兒 - 因其肝臟功能尚未成熟,較容易出現黃疸。
  • 母嬰血型不合 - 例如Rh或ABO血型不相容,可能引起新生兒的免疫反應,加速紅血球破壞。
  • 膽道閉鎖 - 膽汁無法順利排出,導致黃疸。透過觀察糞便顏色與測定膽紅素可幫助診斷。血液檢查中若「直接膽紅素」數值佔「總膽紅素」數值20%以上,或是直接膽紅素>1.0mg/dl,可判定可能為肝膽疾病相關之膽汁滯留症。
  • 哺乳不足 - 導致新生兒脫水或營養不良,進一步影響膽紅素的代謝。
  • 家族遺傳 - 如父母曾有新生兒黃疸的病史。

新生兒黃疸的治療方法與照護策略

治療新生兒黃疸的主要方法是光療法,使用特定波長的藍光照射嬰兒,幫助將膽紅素轉變為可溶解的形式,便於經由尿液排出。在較嚴重的情況下,可能需要進行血液置換或免疫球蛋白注射治療。

家庭照護方面,確保嬰兒獲得充足的母乳或配方奶,能夠幫助促進膽紅素的排出。此外,應觀察寶寶排便的顏色,在自然光線或日光燈下將糞便顏色與大便顏色辨識卡比對,若出生14天後大便顏色出現淡黃色或偏淺色就應該提高警覺。若寶寶出現軟弱、活動力不佳、愛睡、嘔吐、發紺、吸吮力減弱、 排尿量減少時,應立即返院檢查。

哺餵母乳較容易發生黃疸?

母乳哺育的嬰兒通常會出現較長時間的黃疸,這種現象被稱為早發型母乳黃疸。這主要是因為哺乳初期的母乳量、次數及熱量不足,導致膽紅素在腸肝循環中的再吸收增加。

一般而言,只要增加餵母乳的次數和熱量,就能有效改善。由於台灣的母乳哺育率逐年上升,新生兒的黃疸超過兩週的情況實際上相當常見。

定期進行新生兒後續檢查,有助於即時發現和處理黃疸情況。家長應學習如何觀察新生兒黃疸的症狀,並在症狀出現後迅速尋求醫療幫助。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