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詹雅雯確診巴金森氏症!醫師提醒,有6大警訊就應就診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報導/黃慧玫  圖片設計/Kato  諮詢專家/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林奕辰
台語金曲歌后詹雅雯在克服無法自行分泌口水的罕病後,近期因食慾不振,體重驟降8公斤而就醫,在做完檢查後,確診罹患巴金森氏症,左腦已經中度痿縮,對她的人生投下一枚震撼彈,也讓不少歌迷朋友感到震驚。

詹雅雯也分享近況,「現在台中台北兩地往來看醫生,因為身體狀不可控的,但我都會疼惜每一天,人生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挑戰,我比大多數人幸運,有很多關心,我覺得我越來越有力量」。

注意!巴金森氏症6警訊

巴金森氏症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疾病,根據研究,65歲以上的年長者,約有1~2%罹患率。但有少數人在五十歲以前就發病,稱為「早發性巴金森氏症」,例如,美國影星米高‧福克斯三十歲時,就被診斷罹患巴金森氏症。

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奕辰表示,巴金森氏症常見的早期症狀,包括手抖、動作遲緩、步伐變小(小碎步)、身體僵硬及容易跌倒。家人應注意家中長輩日常身體變化,有時會有健忘、情緒低落、憂鬱及失眠現象,甚至早期發生嗅覺退化或便秘,都是警訊。

1. 手抖
2. 動作遲緩
3. 步伐變小(小碎步)
4. 身體僵硬
5. 容易跌倒

早期發現治療 可延緩巴金森氏症病程

一旦有症狀,應及早就醫。臨床上,會進行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CT),排除與巴金森氏症類似的疾病,如水腦症、硬腦膜下出血等問題;必要時會安排多巴胺功能性造影檢查,偵測腦部多巴胺分泌神經功能,是否有嚴重退化。

經過診斷檢查、確認罹患巴金森氏症後,會以口服藥物治療為主,並建議患者多做一些運動。身體平衡及走路功能還好的情況下,可打太極拳或跳舞,能延緩症狀惡化,而多走路也是可行之道。

林奕辰提醒,如果在剛開始使用藥物後,有時會出現噁心想吐及頭暈現象,少數有嗜睡現象,此時,應該回診與醫師討論,是否減藥或更換藥物,以減輕症狀。

若使用藥物治療效果逐漸降低,或出現異動時,應由神經內科醫師評估,可考慮採用外科手術治療,即深入腦部刺激術,可以收到良好治療效果。目前,此治療健保已給付大部分費用,能減輕病人的負擔,造福許多巴金森氏症患者。

他曾收治一位75歲的老爺爺,因為走路不穩、行動遲緩,前來門診就醫。仔細詢問檢查後,發現患者有輕微手抖,也跌倒過幾次,確診為巴金森氏症;經過治療後,步態不穩獲得良好改善,生活也可以自理。

林奕辰強調,巴金森氏症已成為高齡社會常見失能的主要原因,值得大家重視。如果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以收到不錯效果,並避免意外傷害,減少家人照顧的困擾。

醫師_林奕辰
林奕辰
醫師
簡介
•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現任)
•萬芳醫院神經內科 總醫師
•萬芳醫院神經內科 住院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