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情緒不穩定、愛發脾氣,做心理治療有用嗎?精神科醫師:面對痛苦是最好的解藥

作者/章秉純醫師

「心理治療」究竟是什麼?大多數人可能有個模模糊糊的印象,似乎是在一個優雅的小房間內,一位穿著體面的「心理醫師」與被治療的「個案」都躺在寬闊舒適的沙發上,隔著一個小茶几對談的場景。而在這場景中,個案滔滔不絕地說著內心的秘密,而神秘的「心理醫師」大多數時間總是默默點頭,很少發言,但一發言即讓被治療的個案驚嘆拜服。頓時以往想不通的事情,一口氣都想通了;以往如鯁在喉的痛苦,也一瞬間解決了。

「心理治療」真的是這麼神奇的魔術嗎?如果這麼神奇,為什麼不能幫我也安排呢?是因為太貴了嗎?還是神秘的「心理醫師」必須三顧茅廬,求到醫師點頭,才願意幫我施行這個不用吃藥的神奇治療呢?

也因常有這樣的疑問,故斗膽在此向一般求助於心理治療的患者,描繪「心理治療」的大致輪廓。為什麼說是「斗膽」呢?心理治療源遠流長,自佛洛伊德以來有許多不同的流派,百年來開枝散葉,各自的理論與治療方式都可能有巨大差異,故在專家眼中,可能任何對「心理治療」的描繪都是不完美、甚至錯誤的。故這邊也只企圖以最簡單的方式,讓讀者能瞭解一部分的「心理治療」。

每個人在出生時,腦子都是空的,彷彿一台沒有被灌作業系統的電腦。這台「人腦」如何運作,很大一部分就靠著早期被教育、被影響的思考方式。故有「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鏡子」一說,說的是孩子原本即使各自有氣質、能力差異,但思考方式很大一部分是直接受到照顧者的影響。

出現了與「第一個人」互動的方式,才能以這個方式再往下發展出各種不同的方式。讀到這邊,或許你也能想想,你對待長官、朋友的方式,是不是與對待父母的方式,有幾分相似呢?又或許你看待事情的方式,也部分繼承了父母看待事情的悲觀、樂觀方式。

而「心理治療」就是企圖讓人發展出「新的方式」來面對世界。在治療室這個小房間內,只有醫師與您。但隨著治療進行,您在治療室外的問題,會在治療室內重現,而面對「醫師」這個全新的角色,治療中就可能誕生全新的應對方式。走出治療室,您就能以在治療室內發展出的新視角,重新面對世界。

舉例來說,一個孩子總是以「皇帝」的姿態面對父母,父母也習慣以「僕從」的方式伺候這位小皇帝。而有一天,疲憊的父母勸著孩子起床去上學,孩子也依舊賴在床上,等著父母的三催四請;忽然父母伸手想把孩子從床上拉起來,這個僭越的「僕從」觸怒了「皇帝」,孩子就出手揍了父母。因此,灰心的父母與孩子就一同出現在門診。而孩子一開始也是對醫師很不合作,甚麼事情都不願回答,但隨著治療進行,孩子開始對醫師有些信任。之後某一天,類似的場景也又出現了─孩子因對醫師的發言不滿意,覺得醫師不該「觸怒」他,孩子也在治療室中丟擲東西,喊著「我人生完了!死了算了!」;同時,醫師也感受到與孩子父母當時類似的痛苦。甚至醫師可能也會如孩子父母般想著「這小孩真恐怖,不順著他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恐怖事...」

而醫師這時如果用與父母類似的方式應對,就只是重現了孩子在家中一再發生的問題;而若醫師選擇逃避問題,讓孩子走出診間,孩子也不會得到任何收穫;但若醫師選擇「面對痛苦」,但不以父母原本的方式應對,孩子就可能發展出「新的方式」。

「一袋米要扛幾樓」是動漫「火影忍者」台詞「痛みを感じろ」的中文念法,意思是「感受痛苦吧」。「感受痛苦」就是治療師最艱難的一步,也是讓孩子蛻變的關鍵一步,走過這一步,才能從泥沼一般的重複問題中破繭而出。

一袋米要扛幾樓?只有面對扛米的苦,才能帶著孩子上樓看見新的幸福。而這也就是「心理治療」想要做到的事情。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