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兒童用藥觀念

兒童用藥觀念_圖1

撰文/馬偕紀念醫院藥劑部主任 李韋瑩 責任編輯/黃慧玫 圖片設計/Darren 文章出處/本文摘錄自《馬偕紀念醫院院訊》

我們常聽說「兒童不是大人的縮小版」,沒錯!兒童用藥也要特別注意用量與用法。

注意用法與用量

例如嬰幼兒皮膚角質較薄,穿透性高,外用藥的用量要特別注意;胃腸吸收功能也不同,嬰幼兒胃排空和胃腸蠕動時間較慢,且新生兒肝臟代謝功能只有成人的20-40%,但也有部分藥品幼兒的代謝功能可能高於成人,因此使用內服藥物時也需遵循醫師藥師指示。

磨粉應適量、不混藥

大家一定也常聽到「兒童專用製劑」,就是專門為兒童設計製作的藥品,多半是具有甜味的「糖漿」、「咀嚼錠」或「口溶錠」口服藥品;也有些是小劑量的錠劑或膠囊、粉劑、顆粒劑等。但是有些藥品實在沒有可用的兒童專用製劑,會考慮磨粉分包使用。然而為了讓藥品在使用上更安全,在磨粉時應注意不要一口氣磨太多包,避免藥品潮解變質,可利用磨藥器,給藥前才切割磨粉;同時也不要將多種藥品混合一起磨,藥品磨粉後不易辨識,易發生給藥錯誤;此外並不是每種藥品都可以磨粉,磨粉前應請教藥師。

給藥技巧 正確量具

另外上述兒童專用製劑時常會給予糖漿藥水,父母在餵藥時,應使用正確的量具測量分量,如有刻度的滴管、口服吸筒或小量杯,以確保用量安全。有些抗生素需要加水泡製,要清楚泡製與儲存方法,避免用法錯誤。

餵藥訣竅

讓父母最頭痛的餵藥問題,來自於兒童可能會因恐懼害怕,或之前不好的服藥經驗,以至於拒吃藥品,增加餵藥困難度。建議可以先與小朋友溝通,說明吃藥的目的以及認識吃藥的工具(如滴管、口服吸筒、小量杯),並讓他們自行選擇吃藥方法,或先吃哪一種藥。

此外可用少量食物或飲料掩蓋藥品味道,服藥後喝水或飲料以去除味道。必要時可將藥粉或軟化的藥粒撒在少量蘋果泥、果凍、果醬或布丁上讓小孩吃下。但是不建議混合於牛奶中,易使藥品與牛奶產生交互作用,也會使牛奶變味,影響以後餵食牛奶情形。

爸爸媽媽通常會著急的,還有萬一餵藥之後小朋友吐了該怎麼辦? 一般原則,吃藥後馬上嘔吐,應請教醫師或藥師是否需要補服;吃藥後半小時後才嘔吐,不需要再補服藥品。類似的問題,還有「忘了吃藥怎麼辦?」此時應依照藥品特性和服藥時間而定,通常超過服藥間隔時間的一半,就不要補吃,另也可請教開立處方的醫師或藥師以確保孩子的用藥安全。

留意藥袋資訊為兒童把關

不管中藥或西藥,沒有任何一種藥是沒有副作用的。對於藥品反應一定要小心觀察,因此藥袋的資訊需詳細檢視,除了有姓名、藥名、單位含量、藥品用法、服藥時間/頻率次數外,會特別標示注意事項,描述服用藥物後可能產生的症狀,以及何時該返回醫院就診。兒童用藥一向是由大人來主導,爸爸媽媽用藥觀念正確才能為自己的寶貝多一層把關。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