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開學日的墜樓悲劇!孩子沒有表現出來,就沒有陰影嗎?該如何傾聽孩子的聲音?

開學日的墜樓悲劇!孩子沒有表現出來,就沒有陰影嗎?該如何傾聽孩子的聲音?_圖1

作者/媽媽經 編輯部 責任編輯/Mei 圖片設計/Anita

高中以下各級學校的開學日,卻在短短一天內接連傳出兩起國中生墜樓身亡的事件,震驚社會。而為什麼正值大好時光的青少年會做出如此選擇?是憂鬱症還是其他因素呢?而憂鬱症又有什麼原因及前照呢?

寶瓶文化出版社總編朱亞君提及這兩起不幸的事件,悲痛表示:「同樣是15歲的孩子,一男一女,毫無預兆的,在開學日這天,他們沒有選擇下樓上學,反而分別在自家搭上了往頂樓的電梯,在那兒徘徊了許久,然後一躍而下。」

並感嘆,「沒有人知道最後一刻,他們在恐懼什麼、痛苦什麼,沒有人可以說說話嗎?寧可用最激烈的方式表達。而難道孩子沒呈現出來,就沒有陰影嗎?也許只要一個溫暖的擁抱、多一句的關懷,他們就不會在頂樓徘徊。」

孩子找不到自我價值

李崇建老師分享過兩個他遇到的案例。有個高中女生被父母逼迫學習許多課外才藝,上高中後停止彈琴,專注在學校課業及補習,她很痛苦地表達了想自殺的訊息,也在手腕上劃了很多傷口,說自己「一無是處」。

另一個孩子被爸爸發現改編網路遊戲寫成小說,爸爸認為他在做沒有意義的事,撕掉孩子的創作之外,還聯絡老師幫忙記錄孩子的回家時間,讓他不要在外面遊蕩。孩子跳樓時,書包裡的創作小說開頭便是「我就是個垃圾。」

為什麼這些孩子會覺得自己沒有了「價值」呢?他活著的時候有自己決定過事情嗎?他有感到快樂嗎?有感到被肯定嗎?

李崇建老師甚至還從高中女生的爸爸口中聽到:「學習的黃金期只有幾年,若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那就好好學習改變,這孩子怎麼就不懂?」設想一個孩子努力了仍達不到好成績,又聽到父親這樣說,還能感覺自己的價值嗎?

家庭環境的應對,創造孩子的內在,當孩子感覺自己很糟糕,自我層次的生命力就弱,心理就會被憤怒、憂傷、絕望、無奈等負面情緒淹沒,而容易出現割腕或自殺的事件。

傾聽孩子的聲音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李明濱表示,青少年的自殺行為及意念背後是一連串因素相互影響,並非單一原因造成,但在脆弱時刻就可能萌生自殺意念和行為。而他們自殺的主要原因以「罹患憂鬱症」為最高,接著是「感情因素」與「家庭成員問題」。

青少年因身心發展還沒有完全成熟,遇到困擾時情緒不知如何抒發,會透過沉迷手機或電腦遊戲、拒絕上學來表現,甚至有孩子以割腕見血來抒發心情。家長常常只看到表象,沒有傾聽孩子的心情,也常常錯失發現孩子有自殺意念的徵兆。

更重要的是,親子的互動模式應更親密,建立良性的溝通模式,孩子有話可以說出口,家長願意傾聽,對孩子情緒抒發有非常大的幫助。且不要輕易標籤化孩子,如孩子學習不好,就說孩子「笨」;孩子網路成癮就說「沒意志力」,孩子會將這些評語內化,變得更加自卑。

★本文經《媽媽經》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