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諾貝爾級的醫療 談精神疾病之「發燒療法」

諾貝爾級的醫療 談精神疾病之「發燒療法」_圖1

作者/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 鐘國軒 整輯/黃慧玫 圖片設計/Kato

年輕的許小姐(化名),因為嚴重的幻覺、妄想、還有強迫症狀,住進了我們的精神科病房。正當我們為了她的精神症狀焦頭爛額之際,她開始出現呼吸道的症狀,合併發燒。血液檢查、理學檢查與胸部X光檢查都顯示她正感染肺炎。

醫療這行,越做越久,就越發現醫師的極限。精神疾病的治療即使已經越來越進步,包括很多新開發藥效佳副作用少的藥物、多樣化的心理治療、日益完整的支持體系等等,但仍然有少數病人屬於難治型的個案。每每遇到此類個案,都不由得讓我想到前人的心情。

在1950年代精神藥物發明之前,治療精神疾病其實遇到很大的困難。奧地利精神科醫師瓦格納(Julius Wagner-Jauregg, 1857~1940),透過臨床經驗的觀察,發現一位斷續發燒的病人在發燒改善後,精神疾病的症狀也跟著改善。於是他著眼於追蹤此類病人,根據文獻紀錄,他治療合併發燒與精神疾病病人中,包括罹患瘧疾、丹毒、天花、傷寒,的確有部分病人符合他的經驗。他也曾嘗試在未經病人同意下,打入誘發發燒的物質,但卻沒有成功(在當時的年代,並沒有「醫學倫理委員會(IRB)」,去審核研究的倫理性、科學性與安全性的觀念;而給予一種疾病,來治療另一種疾病,是否符合倫理的原則,也值得討論思辨)。

直到1917年時,一位病人罹患瘧疾,住進了他的病房。他抽取該名病人的血液,注入同一病房內感染神經性梅毒的另一個病人體內。當然,被注入感染性血液的病人得了瘧疾,經歷一個多月的發燒,他的精神症狀果真明顯改善。

瓦格納的9位病人中,有6位有效果,於是他經過整理,隔年在期刊上發表「發燒療法」。此後五年,全世界的精神科醫師大量使用「發燒療法」,而他本人則於1927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的肯定,表揚他「在治療麻痹性痴呆過程中,瘧疾接種療法的治療價值」。當然,1940年代發明抗生素後,以及1950年代發明抗精神病藥物後,「發燒療法」便再也不是主流精神醫療會採用的方法了。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偶爾在臨床的經驗中發現,有的人是因為某些感染而發燒,有的人是因為精神科藥物引起的特異體質反應而發燒,有的人則是因為免疫性疾而發燒,或甚至在急性譫妄合併意識混亂之下發燒,但不管哪種型式的發燒,正如瓦格納的觀察一樣,在發燒緩解後,精神症狀似乎都隨之改善。因為精神、情緒、思考的中樞在腦部,發燒的中樞也在腦部,因此,似乎能夠理解為何透過體溫的改變,可以讓腦功能有所改變。

當然,許小姐發燒後病情逐漸穩定,一部分應該是靠著精神科藥物的調整,但是否也有一部分是靠著發燒而達成的呢?老實說,就實證醫學的角度,我們無法斷言。但若真的在治療精神疾病的過程中發生了發燒這件事呢?不用說,醫療端不可能放任發燒不管,當然會積極面對,努力找到可能誘發發燒的原因,然後據以處理。只是,對於發燒,似乎可以用比較正面的心態去面對它才是。

諾貝爾級的醫療 談精神疾病之「發燒療法」_圖2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