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大掃除整理術 諮商心理師教你成功「斷捨離」

大掃除整理術 諮商心理師教你成功「斷捨離」_圖1

報導/黃慧玫 圖片設計/Anita 諮詢專家/諮商心理師 林士傑

年節將至,大掃除是令人頭痛卻又必須完成的難題。諮商心理師林士傑表示,除了如何把經歷一年使用而凌亂不堪的現有的物品整理、收納外,把不需要的物品丟棄所做的「斷捨離」,更是讓人困擾萬分。

許多人學習了「整理術」,卻仍無法成功斷捨離!林士傑特別提供,「斷捨離」的心理學小撇步,讓你成功戰勝大掃除!

從心理學出發,先了解為何無法丟棄物品

事實上,斷捨離大的敵人是「擁有」與「失去」。林士傑指出,購物與擁有的感受會活化大腦的獎賞中樞(reward center)使人產生愉悅感,也因此不知不覺買了很多不需要的物品。

相反的,丟東西和失去則會使我們產生不適感,導致丟棄「理智上知道不需要」的物品時遲遲無法下手,這也是為何會常常「腦波弱」買了很多東西,但真的要收拾時卻又不了了之。

另方面,與物品的共同回憶也會使我們與物品產生連結,當拾起這樣物品,就會回憶起與它有關的種種場景;當要丟棄時,就像斬斷一段關係,把情感與回憶也一併丟棄。若把「物品留下」是為了「珍惜回憶」,自然丟不了任何東西。

斷捨離的心理學小撇步

1. 建立具體的整理目標

林士傑建議,尚未開始整理前,可規劃具體的整理目標與規則,以免受到需丟棄物品的情緒影響,而建立過於寬鬆的整理計畫。而整理時有具體的目標,也可增加整理效率。舉例來說,具體的目標有:

丟棄30%最不常穿的衣服

把過期的食品、生活用品丟棄

紀念品的數量不超過一個紙箱

有了整理計畫,當大掃除到了「丟也可以,不丟也可以」的取捨階段時,有明確的依據才不會輕易「放過自己」,不自覺地又留下許多不需要的物品,才能成功捨去無法割捨的雜物。

2. 從簡單的開始

在行動階段,建議從簡單、丟得下手的物品開始,循序漸進增加對丟東西不適感的耐受度。《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作者近藤麻里惠建議個人物品從「衣服→書籍→文件→小東西→紀念品」的順序整理,是有其心理學概念。

林士傑進一步說明,衣服有易衝動購買、具季節性、替代性較高等性質,會是適合優先處理的標的物;而具有獨特性及紀念意義的紀念品,雖然很少使用,整理時卻容易陷入回憶,很難說丟就丟,則放在最後整理。

整理時不如先簡單的整理過後,再來好好審視自己與物品間的連結與意義,就算當下沒有丟棄,但也是對自己內在稍作整理,能好好安頓回憶,或許等安頓好後,你就能自然決定某些東西要捨或要留。

林士傑呼籲,大掃除時的斷捨離並不容易,需要外在計畫,也需要內在整理,但只要善用上述的心理學小技巧,成功斷捨離並不難。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