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食物過敏致命! 小心,蛋製品過敏恐讓「生日」變「忌日」

食物過敏致命! 小心,蛋製品過敏恐讓「生日」變「忌日」_圖1

報導/黃慧玫 諮詢專家/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過敏免疫科主任 蔡易晉

5個月大的浩浩(化名),在3個月大時,曾被醫師懷疑患有「異位性皮膚炎」,但家屬不以為意。有天,家長餵浩浩23口九層塔炒蛋後,逐漸出現皮疹、全身無力、呼吸困難、意識不清等狀況。經緊急送醫後,以腎上腺素與相關藥物急救後,並轉診兒童加護中心觀察治療後,現已順利健康出院。

收治病例的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過敏免疫科主任蔡易晉醫師指出,經過檢測,發現浩浩對「蛋製品」過敏,因而提醒家長,應避免再次誤食各式蛋製品,如炒蛋、蒸蛋、蛋糕、含蛋餅乾等,而引發過敏性休克造成憾事。

浩浩媽媽表示,因為浩浩的姐姐也在5個月大的時候吃了蛋製品,卻沒發生什麼事,才放心給孩子吃炒蛋,殊不知,兩個孩子的體質不同,浩浩居然對「蛋製品」過敏,這樣,連周歲的慶生蛋糕也無法食用了!

蔡易晉指出,浩浩在急救時檢測血液過敏休克指標-「類胰蛋白酶(Tryptase)濃度」為18.9μg/L(正常為測不到),並於24小時再次檢測已下降至1.7μg/L,代表孩童可能因食物造成嚴重「過敏性休克」。住院期間並以精準度較高「分子過敏原檢驗」-「卵類黏蛋白(ovomucoid)」及「蛋黃」特異性IgE檢驗陽性後,確診是「蛋」引發過敏性休克。

蔡易晉解釋,一般臨床檢驗「雞蛋蛋白」過敏原特異性IgE準確度較不足,乃因為雞蛋蛋白質對酸對熱較不穩定,可能在烹調加熱或經過消化道時結構被破壞,而降低雞蛋蛋白質引發人體過敏的嚴重程度。然而,「卵類黏蛋白」屬於蛋中的耐熱蛋白質,即使煮熟也無法將過敏原破壞。

所以如果對「卵類黏蛋白」過敏休克,要嚴格避免食用所有蛋白形式之食品,例如,生蛋、熟蛋、茶碗蒸、布丁、提拉米蘇和蛋糕等,甚至是任何添加蛋類的「加工品」,皆可能在食用後引發嚴重過敏反應,不可不慎!

蔡易晉表示,過敏體質的嬰幼兒是食物過敏的高危險群,大約57%的嬰幼兒會出現食物過敏,少數約0.5%可能造成更嚴重的過敏性休克。有報告指出,患異位性皮膚炎的嬰幼兒發生食物過敏的機率高達40%。

造成嬰兒最常見食物的過敏,如雞蛋、牛奶與小麥等,而如何知道孩子對食物過敏呢?蔡易晉說,可從接觸「過敏原」後,是否出現過敏症狀來辨別。過敏症狀主要是表現於皮膚、腸胃和呼吸道,有時甚至發生全身性的過敏反應。多數反應只是持續幾分鐘或幾個小時,少數可能持續幾天,症狀則因人而異。

而如何診斷是否對食物過敏呢?診斷食物過敏的標準測試是「口服食物激發試驗」,即嬰兒在醫生的指導與住院觀察下,口服微量過敏食物,並逐步提高過敏食物服用量,並觀察身體過敏的反應。

蔡易晉提醒,因此,過敏體質的嬰幼兒剛添加副食品的時候,注意要一樣一樣食物慢慢來添加,並觀察2~3天,如果沒有不良反應可以繼續添加,一旦出現過敏反應家長要提高警覺並至兒童過敏專科醫師門診就診尋找食物過敏原因。

為了避免食物過敏,引發過敏性休克造成憾事。蔡易晉呼籲,所有過敏性休克病史病患與家屬,必須學習了解過敏性休克臨床表徵與緊急處理,並隨身攜帶並自我學習使用過敏休克急救藥物-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使用方式為,直接注射於嬰幼兒大腿外側。缺點是,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價格昂貴效期短暫,且須自費購買,對弱勢家庭造成很大經濟負擔。

健康小貼士!
臨床「過敏性休克」的表徵
接觸「過敏原」後出現以下症狀:快速(幾秒至幾小時內)出現血壓下降,或全身器官失能(如暈倒、昏厥、大小便失禁),且合併出現過敏皮膚疹、黏膜組織水腫症狀(如全身性蕁麻疹、發癢或潮紅、唇舌懸雍垂水腫等);呼吸窘迫症狀(如喘、支氣管攣縮、喘鳴等);腸胃道症狀(如腹部絞痛、嘔吐等)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