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孩童長期接觸塑化劑,恐易致癌


台灣每年大約有500個兒童罹患癌症,尤其近年來因為生活型態的改變、3C生活、缺乏運動、精緻食品、空氣汙染、水汙染、黑心食品、有毒容器、塑化劑、環境賀爾蒙、電磁波等的影響,不但成人癌症,連兒童癌症也有越來越多的趨勢。所幸目前國內多數兒童癌症已可治癒。例如最常見的小兒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大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以上可以痊癒;小兒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已有百分之六十的治癒率;惡性淋巴瘤的治癒率已提高到百分之八十至九十左右;腎臟的威爾姆氏腫瘤,國內目前治癒率已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但是神經母細胞瘤的治療還相當令人沮喪,它的治療包括手術切除及化療,尤其第四期神經母細胞瘤的治療還有待突破;兒童的末期肝癌也是一樣,若無法以手術完全切除,光靠化療效果仍不彰;至於骨癌的治療成果令人振奮,現在已可不用截肢,只開刀切除腫瘤,再加上化學治療,成績已由三十年前的百分之二十提高到目前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治癒率。現今國內兒童癌症治療成績和歐美先進國家比較已相差不大。兒童癌症治療成績的提升應歸功於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俗稱電療)和化學治療(化療)整體的進步。

圖片來源:by stockimages from FreeDigitalPhotos.net

針對癌細胞量身訂製的「標靶治療」,是利用癌細胞某些特殊構造且在正常細胞裡缺乏的特性,用專一性的藥物攻擊這些特殊構造來殺死癌細胞,因此對正常細胞則只有很低的傷害。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標靶治療藥物依作用機制大約可分成3大類:

第1類:

新生血管抑制劑(Anti-angiogenesis):即所謂「癌細胞飢餓療法」的標靶治療,腫瘤生長快速,需形成許多新生血管。阻斷新生血管,可抑制癌細胞生長及轉移。例如用於結腸癌的藥物Avastin、用於治療晚期腎細胞癌及惡性胃腸道基質瘤的藥物Sutent,以及用於治療腎癌及可能用於治療肝癌的藥物Nexavar等。

第2類:

阻斷癌細胞訊息傳遞路徑的標靶治療,包括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Iressa和Tarceva、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Glivec和Sprycel以及治療乳癌的Tykerb等。

第3類:

針對細胞表面抗原的標靶治療,例如治療惡性B細胞淋巴瘤的抗CD20的單株抗體(MabThera)、用於何杰金氏淋巴瘤的抗CD30的單株抗體(Adcetris)、乳癌的Herceptin,以及結腸癌的Erbitux和Vectibix等。這些標靶藥物效果不錯,其低毒性、低副作用的優勢將成為癌症治療的主力。愈來愈多的研究報告顯示,標靶藥物可與傳統化學治療藥物合併用在第一線治療,甚至可在第一線單獨使用,如近年來治療肺線癌的Iressa和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基利克等。但缺點是價格過於昂貴,有的還須長期服用,一年的藥費動輒新台幣數十萬或上百萬元。
    
標靶藥物雖然是劃時代的貢獻,但迄今還有許多特定癌症,還找不到專一性高的標靶,因此標靶藥物治療並不是萬能丹。選用標靶藥物治療時應有幾個省思:病況是否適合標靶藥物治療應由醫師作專業評估;標靶藥物仍有其個別的副作用,有些藥物可能副作用極低,有些則仍很顯著;尤其目前標靶藥物費用仍很貴,有的需長期使用,而健保多數仍未給付,專科醫師應與病患及家屬審慎評估療效及經濟狀況再做決定。雖然兒童癌症的治療成績已相當令人振奮,傳統的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和化學治療仍然是目前癌症治療的主流。上述這些創新科技、新的藥物研發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給了癌症治療很大的願景,若配合已相當成熟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以及諸多的實驗性治療如基因治療、免疫療法、腫瘤疫苗或癌症疫苗等,兒童癌症完全痊癒將指日可待。
本文作者:彰化基督教醫院血液腫瘤科林明燦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