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認識自律神經失調

案例

一位35歲已婚男性吳先生,在工廠上班3年工作穩定◦二個月前出現心悸、胸悶、不安、來回走動,想上廁所及呼吸急促症狀,覺得自己可能有心臟或胸腔方面的問題,所以找了許多家醫院安排一系列的檢查,報告結果都是正常的◦但吳先生仍然很緊張,擔心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不但影響工作情緒,同時也帶給家人困擾,經朋友介紹才轉到身心科求診。

自律神經失調指人體內之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之間產生不平衡的現象◦交感神 經主要是促進功能,讓人提高警覺,保持專注力, 加強應變功能與工作效率◦而副交感神經具有抑制性功能,負責讓人能放鬆休息,保持必須的體能◦在大腦下視丘的指令下,經由腦部許多神經傳導物質如GABA、血清素、乙醯膽鹼等,讓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能維持平衡運作◦當身體面臨壓力或疾病因素,造成神經傳導物質變化時,就會引起自律神經失調◦它所產生的症狀,包括生理方面如頭痛、耳鳴、心悸、喘不過氣、胃痛及下痢等;心理方面如焦躁不安,來回踱步,情緒低落及注意力變差等,每個人出現的自律神經失調症狀不同,差異性大,且受到個性、體質與心情的影響◦

造成自律神經失調最大的兩個因素是壓力與不規律的生活方式,所以治療方針要從三方面著手:

一、重新檢視自己的壓力

尋找生活上可能的壓力,思考應變的方法◦案例中的吳先生最近二個月因父親中風,孩子不斷反覆感冒的壓力下,引起自律神經失調症◦除了面對壓力外,還要培養更具抗壓性的心理,以「放鬆」和「重生」來思考對策◦

二、改善不規律的生活

長期不規律的飲食或夜生活,會破壞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之間的平衡,所以應盡早調回原來健康的生活節奏◦

三、不要被症狀綁架了

有些人一聽到「自律神經失調」就被嚇壞了,過度注意自己的症狀,雖然壓力消失了,自己仍固著於殘留症狀,此時應轉移至其他事務或進行其他活動,以減少對症狀的注意力◦

面對世界局勢動盪不安,政治紛擾,經濟不景氣的壓力下,現代的任何人都有機會得到自律神經失調症,但不用害怕,盡早就醫,經過身心科醫師細心的診療,安排自律神經機能檢查及心理測驗,針對症狀服用適當的藥物及心理輔導,必能迅速恢復健康愉快的生活。
本文作者:仁愛醫院身心內科 官達人 科主任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