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如何預防失智症

現代人越來越長壽,失智症越來越常見。台灣失智症協會的調查顯示,65-69歲的台灣人,大概有1%患有失智症,每增加5歲,這個比例就會倍增,到了90歲以上,就超過三成的民眾都患有失智症。失智症(俗稱老人癡呆症)其實是一群不同的疾病,共通的症狀則是智力的減退。要預防失智症,先要認識失智症。

失智症的主要症狀

失智症的主要症狀,是記憶力的退化,尤其是短期記憶力。以下是常用的「極早期失智症量表」(簡稱AD8),一般認為如果8個症狀有2個或以上,就應該進一步檢查(Galvin JE等人合著,楊淵韓、劉景寬翻譯)。

* 判斷力上的困難:例如:落入圈套或騙局、財務上不好的決定、買了對受禮者不合宜的禮物。

* 對活動和嗜好的興趣降低。

* 重複相同問題、故事和陳述。

* 學習在如何使用工具、設備和小器具上有困難。例如:電視、音響、冷氣機、洗衣機、熱水爐(器)、微波爐、遙控器等。

* 忘記正確的月份和年份。

* 處理複雜的事物上有困難。例如:個人或家庭的收支平衡、所得稅、繳費單。

* 記住約會的時間有困難。

* 有持續的思考和記憶方面的問題。

失智症的主要原因

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是最常見的失智症原因,命名是來自1906年發表第一個病例的德國醫師(Alois Alzheimer, 1864-1915)。這是一種退化性疾病,所以年紀越大,越容易得這種病。造成退化的原因還不完全知道,但病人的大腦會有萎縮,隨著時間過去,病人的症狀越來越嚴重,大腦的萎縮也越來越明顯。

第二常見的是血管性失智症,顧名思義,是因為腦部血管硬化造成。因為血管的硬化,常常也是越來越常見,所以血管性失智症也是老年人為主。但血管的硬化,還和其它的因素有關,包括:抽菸、喝酒、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痛風、壓力等等。這些血管的硬化,和腦中風以及心肌梗塞,都是相同的道理,所以病人常常同時有這些疾病。上述阿茲海默症和血管硬化也可能同時出現,稱為混合型失智症。

其它病因雖然少見,但也不可忽略。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因為這些少見的失智症是潛在可以治癒的。這些原因包括:甲狀腺功能過低、維生素B12缺乏、梅毒、愛滋病、水腦症、腦瘤、老年憂鬱症等等。

如何預防失智症

俗話說:「預防勝於治療」,這句話對失智症特別正確,因為失智症不能根治的,現有的藥物頂多能減緩退化的速度。預防的方法,雖然因不同失智症病因略有不同,但原則相通。

首先是要「動」,我常常對病人說,要有三個「動」:身體、心靈和社交。身體的活動當然就是所謂的運動,不管是散步或是去公園打打太極拳、跳跳土風舞,都是很好的。心靈的活動,也就是要動腦的意思。如果眼睛可以,那麼閱讀書籍或報紙是很好的腦部活動,不然的話,聽音樂或廣播也不錯;但是電視看太多則對腦部退化有害無益。另外,學習或接觸一些新事物,例如:跟上潮流自拍、上網等等,都是很不錯的活動。很多老人家都反對再學甚麼新玩意,覺得老了沒必要,其實很可惜。為了讓老人家能夠動腦,我們也不反對怡情性質的打打小牌。再者,就是社交的活動。讓老人家多多和親友、鄰居有互動,甚至到一些老人的團體認識新朋友,都是很不錯的刺激。

我們台灣人都非常重視「吃」,要吃甚麼才不會生病、或是才能預防生病。首先,應該要戒煙,這不僅在失智,對於中風等血管性疾病很重要。飲食方面,建議採用「地中海飲食」,簡單說就是吃得清淡,多吃青菜水果。有些研究認為每天睡前喝一杯紅酒,有助於預防失智。其它健康食品,可能有效的包括:維他命E、魚油、乾果類等食物。有些研究顯示印度咖哩中的薑黃素,或是綠茶可能有幫助,但往往無法攝取到足夠的數量,所以實際效用不大。

最後,則是疾病的控制。如果有高血壓、高血糖、膽固醇過高、肥胖等等俗稱三高的問題,應該要藉由飲食、運動和藥物控制。這些問題都會造成血管硬化,間接導致失智、腦血管、心血管疾病。所以不要認為這些問題沒有造成不舒服就忽略它,等到併發症產生,往往已經來不及。另外,頭部外傷也和失智症有關聯性,應該儘量避免。尤其是老人家,要小心跌倒,家中浴室應加裝止滑墊和扶手,並適當使用拐杖等輔具。

失智症的治療

如果確定有失智症,應該尋求專科醫師的治療。對於阿茲海默症,可能可以使用藥物來減緩退化。如果是伴隨有腦中風的血管性失智症,也應該服用阿斯匹靈或類似的藥物來減少再中風的機會。也應該接受檢查,找出有沒有其它可治療的原因,才能改善或停止失智症的惡化。
本文作者:亞東醫院神經內科 賴資賢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