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職業婦女的壓力調適

隨著時代變遷,女性的角色不斷在改變。操持家務、養兒育女同時又投入職場的女性日漸加。根據主計總處統計去年底(2012) 我國已婚女性的就業者比例,達到43.96%,女性在就業市場的比例達到歷年最高。其中育有三歲以下幼兒的職業婦女,去年底達67.3%,創下廿二年來新高;育有六歲以下子女的職業婦女,也達64%。同時,根據主計總處統計:我國育兒職業婦女,平均一天工作八小時以上者,高達64.28%;即平均一天工作九小時以上者,也有21.94%。事實上,台灣已連續四年,逾六成育兒職業婦女,平均一天工作八小時以上,顯示國內職業婦女超時工作嚴重。

職業婦女們不但肩負長時間的工作,同時在職場上也遭受著不同於男性的額外壓力。根據1111人力銀行2012年進行的女性就職情況的調查,職場上高階主管的比例仍偏低。女性主管的比例平均為35.17%,低於女性在就業市場的比例。更有約1/3的受訪企業,女性主管比例僅在10%以下。而台灣中華徵信所前幾年對台灣上市、上櫃、興櫃和公開發行的公司,進行專業經理人的萬人大調查,顯示以經理人而言,男性經理人的比例高達88.6%,女性僅11.4%;以董事長及總經理而言,女性的比例更是大幅下降到4.5%及4.3%。由此可見,即使女性力量已經在社會的各個層面崛起,但是天花板效應(Glass Ceiling),仍有改善的空間。

所謂「天花板效應」,指女性在公司企業和機關團體中,會在晉升到高級職位前遇到障礙,此障礙雖非明文規定,卻確實存在,如同難以穿越的玻璃屋頂一般。《經理人》雜誌提出的幾項統計數據也突顯了這個事實:《財星》(Fortune)500大企業中只有14%是女性領導者,FTSE 100執行長中,女性只占了10%;而在西歐的大企業中,女性總裁甚至只有8%,女性執行長也只有5%。Oakley (2000)

對於女性在企業決策高階位置上,未能有顯著進步的原因,歸納為以下三項:企業招募、進用及升遷等作法、刻板印象、對領導風格的偏好等這類個人行為、及結構與文化因素。此外,對台灣女性而言,婚姻與家庭也是重要影響職業升遷的因素。104人力銀行的調查顯示,有47%「已婚有小孩」女性上班族,曾因「家庭、小孩」放棄升遷機會。台北大學企管系教授陳銘薰在《玻璃天花板效應:企業女性員工升遷發展之實證研究》中發現,造成台灣女性升遷阻礙影響最大的因素,仍是婚姻與家庭。

這些身兼數職的職業婦女們猶如兩頭燒的蠟燭,在相對於工作的另一端則是家務及育兒責任。據內政部公布「100年婦女生活狀況調查」發現,近8成的家庭,家務責任也落在女性身上。調查發現,婦女家中如果有未滿12歲兒童,兒童的主要照顧者以婦女「本人」的比例最高,占69.60%,其次為「本人的父(母)」,占8.94%。婦女平均每天照顧家中未滿12歲兒童時間更是驚人,根據統計,有工作婦女平均每天花費5.37小時照顧未滿12歲兒童。而家中如有需人照顧65歲以上老人,主要照顧者仍是婦女,照顧對象又以公婆最高,占46.27%,其次是「本人的父(母)」,占21.22%。家中有需人照顧的65歲以上老人的婦女,平均每天花費5.97小時照顧。

除了照顧家庭成員,家務重擔也經常落在女性身上,根據內政部統計 無論有無工作婦女,第一主要家務提供者皆為婦女「本人」擔任。婦女平均每天花費處理家務的時間為1.79小時。職業婦女要兼顧工作、照顧、家務,可見刻板性別分工情況仍相當嚴重。

根據這些數據,我們可以想見一個典型的職業婦女的一天,她們花八小時以上工作,工作中可能面對著較不利女性的職場制度文化及刻板印象;下班後再花5-6小時照顧家中的幼兒及老人家,在連續操勞14小時外,還要花1-2小時處理日常家務,僅剩不到8小時停下來喘口氣及睡眠。這樣的日子僅是她們年復一年尋常的一天。這些女超人們就真真實實的存在我們之中,或在我們身邊。

可以想像,職業婦女們遭受著長期的心理及生理壓力。然而,我國的女性卻展現堅忍的毅力,根據內政部100年的統計,婦女對目前的家庭生活滿意狀況部分,有8成4婦女表示「滿意」目前的家庭生活,另外有13.04%的婦女表示「不滿意」目前的家庭生活。看到這裡,希望女性同胞們先深呼吸喘一口氣、為自己鼓鼓掌。也希望男性同胞們對身邊勞苦功高的女性們(可能是你的太太、媽媽或媳婦或女兒)投予肯定、感謝、尊敬的眼神。這群犧牲奉獻、不抱怨、展現堅毅力量的台灣女性們的價值必須被看見被發掘,女超人們也需要家人及社會的關懷與支持,同時更重要的是學會關懷自己。

在關懷自己及他人之前,首先先讓我們了解何謂「壓力」−壓力是指內外在事件或變化,超過個人能力所能負擔,而帶來認知、情緒和生理不適的感覺。正向的壓力能使人成長,而過多的壓力卻可能壓垮一個人。目前已知許多疾病與壓力相關,例如偏頭痛、風濕性關節炎、緊張性頭痛、背痛、焦慮症、憂鬱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氣喘病、高血壓、中風、冠狀動脈心臟病、癌症、濕疹、乾癬、過敏症等。壓力調適可以說是學校沒有教卻是現代人必修的一門功課。

壓力、壓力反應和慢性壓力的負面影響,是在一九三0年,內分泌學家漢斯.席萊(Hans Selye)在研究老鼠的行為時,首先被明確地提出來。反應包括了三個階段:警報期、適應期(抵抗期)和耗竭期。第一階段警報期:生理察知壓力源,發生警報訊號,然後準備面對威脅(抗爭或逃避)的產生。第二階段適應期(抵抗期) :動員身體壓力反應系統,重新恢復動態平衡。第三階段則是耗竭期:當長期壓力導致儲備的激素、能量都已耗盡,對於壓力幾乎失去抵抗的能力,也就是壓力相關疾病出現的階段。

除了社會文化的壓力來源不同,男女間面對「壓力」的反應也不相同。過去認為男女對壓力的不同反應來自性別角色造成兒時教養的態度不同,男性較易被期待獨立、理性、組織化的工作。然而目前的研究發現,女性比男性更為問題導向的直接解決問題。同時,女性面對工作壓力時的反應較男性更為直接積極,女性比男性較多傾向以工作更長的時間或工作更努力來解決問題。目前的研究發現男女在面對壓力時的不同反應源自於神精生理的基礎不同。

首先,男女對甚麼是「壓力」的定義不同。一項根據針對職場高階主管的研究發現,對男性主管而言,壓力來自組織的政策,特別是有礙於自己的權益者;對女性主管而言,壓力來自生活與工作的失衡,許多女性主管肩負照顧家庭成員的工作。Laura R. Stroud (2002)等人的研究顯示,男性對成就上的表現展現壓力反應;而女性則對社會的否定展現壓力反應。簡單地說,男性較傾向思考自身的利益,而女性思考則較著眼在是否滿足社會或他人的期待。

男女面對壓力的主要反應差異如下:

首先,面對壓力,女性較男性易傾向以「過度承諾」面對要求,也就是更多的努力及自我要求以尋求肯定。但是過多的自我要求可能使人有過多的競爭意識、失去耐心、煩躁甚至無法完成工作。因此,必須避免使過多的自我要求壓垮自己。

其次,美國UCLA 大學的心理學家Shelly Taylor提出第二個女性較易出現的壓力反應是「照料及尋求朋友」(Tend-and-befriend )。過去心理學家描述面對壓力的典型反應是「反擊或逃走」(fight-or-flight)。研究發現女性較男性面對壓力時較易尋求他人的陪伴及諮詢他人(尤其是同性)的意見。這種反應與女性的催產激素(oxytocin)相關。

第三個不同的傾向是,女性傾向將工作及家庭的負擔統合成為壓力來源,而男性較能區分是家庭或工作造成自己的壓力而較不被其他壓力源困擾,同時男性在考慮家庭及工作負擔之外通常懂得考量「自我需求」。

在了解女性獨特的壓力反應之後,以下是壓力調適的一些方式:

1. 做得更少,而不是更多。放棄完美主義

2. 明瞭你的限制,然後說不。

3. 加強時間管理:訂一些短期的目標,然後找出優先順序

4. 保持彈性:面對生活保持彈性的空間,接受過程中些許的不完美,能保持彈性的人是快樂的,這樣的人會比那些堅持事情一定要按照某些程序及規定完成,或是必須按照他們的決定去作的人快樂。

5. 擁有好友,並經常與好友共處。密西根大學的布朗教授(Stephanie Brown)指出,如果女性經常和姐妹聊天,可以增加體內黃體素,幫助減壓使身心更健康。

6. 每天留一些時間與自己獨處: 整理被壓抑的情緒,培養嗜好,做一些能讓自己投入及放鬆。

7. 練習活在當下: 人經常活在對過去的懊惱即對未來的憂慮,然而我們只能活在「此時此刻」。因此我們應該專注於當下的生活事件、情緒,放慢腳步。去體察生活中的點滴

8. 瞭解自己面對壓力的反應: 藉由瞭解本身對壓力的反應,以及便是壓力 的起因,你便能學會在承擔過多壓力之前,將壓力解決掉。

9. 加強對自己身體緊張點的釋放與覺察養成習慣: 承受壓力時,我們很容易會不自覺地肌肉緊張僵硬,定期地檢查並且釋放你身體的緊張點能幫助你解放繃緊的肌肉,以及降低你的壓力。

10. 練習良好的放鬆方式:腹式呼吸、漸進式肌肉放鬆、冥想、芳香療法、水療法等

11. 培養運動習慣:持續規律的運動,會增加肺活量,促進循環系統健康,並且燃燒身體內的脂肪,也會降低壓力。散步也是很好的紓壓方式,不論步伐大小,走輕快地走四十分鐘的路,會降低平均百分之十四的焦慮程度。

12. 注意壓力所引起的衝動:當人們處於壓力時,有些人會吃得更多,喝得更多,抽煙,攝取更多的咖啡因,拼命買東西,或者尋歡作樂。然而這些行為不但沒有把壓力消除掉,反而擴大了壓力。

而身為男性,有哪些方式能幫助女性減壓呢?

首先,先練習傾聽。男性聽到有人表達困難,第一時間經常專注在給予意見或指導。然而女性需要的經常是社會的肯定而非其他人幫助做決定。因此,在傾聽的過程中不要只專注在事件的經過,而要聆聽女性的情緒,給予同理(表達相同的感受)、肯定、包容。

第二,身體力行,主動分擔家務及家庭成員的照顧責任。每天讓女性有時間喘口氣,照顧自己。

第三,鼓勵女性有自己的社交圈及休閒活動。

第四,表達支持,與對方同在。

職業婦女們肩負多重任務,同時存在獨特的壓力反應。女性們在繁忙之餘請停下腳步,關懷及肯定自己。男性們的態度及支持也相當重要。我們的社會更應發展有助職業婦女的社會制度支持系統,讓無名的女超人們繼續發光發熱。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