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公車輪下險截肢, 高壓氧救回

臺中醫院為了服務廣大的病患需求 ,引進德國製HAUX-STARMED 2200的10+2人座高壓氧治療艙,艙內空間寬敞,照明設備溫和明亮,經由人體工學設計的座椅,使病患可在治療時,舒適的聆聽音樂或閱讀書籍雜誌,同時高壓氧中心與傷口中心也重新裝潢整修, 並於102年5月31日上午10時舉辦「高壓氧中心舉辦開幕典禮」,造福大台中地區民眾。

當天揭牌典禮由醫院管理委員會執行長、國軍台中總醫院郭武憲院長、臺中醫院李孟智院長、樂生療養院林慶豐院長、臺中醫院外科蔡新中主任、高壓氧中心主任及病患王女士,共同為高壓氧中心進行開幕揭牌典禮,活動現場亦有十多位中西區及南區里長與會,肯定臺中醫院引進高壓氧治療服務,為民服務。而病患王女士於現場分享其腿部遭公車輾壓接受高壓氧治療而免於截肢之苦,非常感謝臺中醫院醫療團隊的治療。

“公車輪下險截肢, 高壓氧救回 ”
65歲的王女士去年五月時因車禍被公車車輪輾壓到左下肢,送到某醫學中心時發現左小腿有嚴重骨折外, 另外左足的皮膚軟組織有相當大的翻裂性傷口,醫師做了初步的縫合處理後, 可是組織與趾頭仍然逐漸變黑, 在友人的介紹下輾轉轉至署立台中醫院,當時急診醫師看了都搖頭表示截肢的機會相當高(見圖1), 但在後來經由高壓氧中心主任建議先做高壓氧治療,同時配合清創手術與負壓養肉機治療, 雖然病人曾經都一度想放棄做截肢, 但在家屬與醫師的鼓勵下王女士逐漸度過組織缺血與缺氧的時期, 在歷經約80次的高壓氧與兩次的住院手術治療 ,她的情況逐漸好轉,傷口也逐漸癒合,雖然目前仍然在做復健當中且走路須拐杖支撐, 但已經比截肢好多了,這樣的情形連醫師看了都嘖嘖稱奇,而王女士與家屬也都相當高興,直呼還好當初沒選擇截肢。

另外,高壓氧治療對於“手術後併發症有療效 ”,40多歲林姓病患為乳癌病患,於術後歷經20次的高壓氧治療後,乳頭的壞死情況逐漸好轉,甚至傷口也逐漸癒合。

臺中醫院高壓氧中心主任表示高壓氧治療在目前醫學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在許多急性受傷病患(例如壓砸傷、碾壓傷、斷指、腔室症候群等),它可提高組織的含氧濃度,所以可讓許多急性外傷性缺血的傷口或組織得到更多的氧氣,幫助組織度過缺血的這一段時間,而高壓氧也可刺激細胞生長與血管新生作用,可更加速組織血管重建時間,另外高壓氧治療也可使組織的消腫,使組織的循環得到改善,也因此陳主任呼籲有一些外傷所導致急性缺血性傷口的病患在剛開始時千萬不要輕言放棄,把握可能的治療黃金時間接受高壓氧治療。
本文作者: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 社會工作室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