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夏日炎炎•預防熱傷害

時令屆夏,天氣濕熱,夏日溽暑原是四季當中正常現象。自進入工業革命後,地球環境不斷被人為因素改變,使得溫室效應增強,兩極冰帽融化,地球年均溫逐漸上升,各地出現極端氣候的頻率與強度越來越高。台灣也不例外!!台灣地處亞熱帶,四面環海導致氣候炎熱潮濕,容易引發熱傷害。加上頻繁使用冷氣空調,民眾對炎熱氣溫的耐受度下降,這些因素使得中暑人數逐年上昇。此外,民眾往往以為熱傷害只在戶外發生,在室內空氣不流通的地方,若沒有適度補充水分,也會有造成熱傷害的機會。例如部隊室外操練時,在室外危險係數高的情況下過度操課,倘若喝水不足,之後在悶熱不易通風的室內活動,其熱傷害的機會便大大增加。然而許多人以為只要不曬到太陽就不會中暑了,其實這觀念只對了一半。人體本身有產熱功能,一旦本身所產熱加上環境熱源給人體的總量無法有效排出體外時,便造成體溫上昇導致細胞傷害。在不通風,潮濕的密閉或半密閉空間活動也是熱傷害的主要原因。

一般說來,熱傷害可分三種:
1.熱痙攣:因在高溫環境下過度運動後,造成肌肉疼痛、合併不自主抽搐現象,意識是清楚的。時間大都持續1-3分鐘,偶而可長達8小時。通常在短暫休息,補充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或果汁,溫和按摩受到影響的肌肉便可有效緩解。

2.熱衰竭:包括了中樞神經系統疲乏(頭痛頭暈、情緒激動、噁心嘔吐、協調能力下降),周邊血管擴張,脫水、心跳快、血壓偏低、明顯虛弱,可能會抽筋。體溫小於40℃。

3.熱中暑:一個過去健康的人長時間暴露在炎熱環境下而昏厥,其直腸溫度高於40℃,嚴重度視高於此溫度的時間長短來決定,危險性高,需積極降溫。

哪些是中暑的危險因子?一般而言如下:
環境因素:溫濕度過高(中暑危險係數過高)、缺乏水分
體質因素:情緒緊張、甲狀腺病、糖尿病、心臟病、肝腎疾病、先天無汗腺症、肥胖症、手汗症手術後急性病症存在:感染、發燒、腹瀉人為因素:睡眠不足、藥物、劇烈運動

大多數的研究顯示中暑等熱傷害好發在每年的四月到九月份期間。一旦病發時,患者可能出現呼吸急促、口渴、發燒、汗液與尿液減少、尿液呈可樂顏色。肌肉不自主痙攣(最常見於小腿、手臂、腹部和背部的肌肉)、步態不穩。神經系統方面會有頭暈、嘔吐、神智不清、躁動錯亂、昏迷。併發症則會有橫紋肌溶解症、腦水腫、癲癇、腦出血、急性肝腎衰竭、肺水腫、呼吸衰竭、心臟衰竭、低血壓、腸胃道出血、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症(也就是所謂DIC,最常見的死亡原因,可遲延24~72小時發生)、敗血症、死亡。

當患者出現不適時,應先將其移至陰涼處,解開衣物通風,用風扇加強散熱。用冷水將身體(包括頭皮)弄濕,將冰毛巾或冰袋放置在腋下、鼠蹊、頸部、腹部。若有意識不清,嘔吐,體溫超過40度,現場無法降溫,或是無法補充水分者,應儘速後送醫療院所。在送醫途中要繼續降溫,並注意患者生命跡象。

中暑等熱傷害其實是可預防的。從事戶外活動時應盡量利用較涼快的時段,避免在上午十點至下午兩點於大太陽下活動。外出時半小時前應作好適當防曬措施。運動時應逐漸增加熱環境下的運動量(這需要數週時間),活動前後應補充水分和含鹽份的食物。若身體無法負荷則減少體能活動的程度。不要把人留在密閉或潮濕的空間內。衣物宜選易排汗且寬鬆通風。注意可能會誘發中暑之藥物如甲狀腺補充劑、三環抗憂鬱劑(增加產熱)、利尿劑、鋰鹽(增加水分流失),或是減少排汗功能的藥物如抗組織胺、乙型神經阻斷劑、抗膽鹼抑制劑。有慢性病或重大傷病的民眾應注意自身使用的藥物,有需要者亦可詢問專業人員。

高齡化社會的來臨,中暑年齡層有上昇的趨勢,而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其身體耐熱度遠低於一般健康者。因此,中暑不再好發於年輕人或室外工作人員,希望藉此機會在這裡讓諸位了解中暑等熱傷害並懂得預防之道。一旦傷害發生,應儘快移至通風陰涼處,鬆脫衣物使患者休息,用水擦拭身體並搧風以便降溫,補充稀釋之電解質的冷飲料,送醫進行適當處置,避免悲劇發生,或增添不必要的傷害及後遺症。

本文作者:台中榮總急診部主治醫師 李柏松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