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南臺灣登革熱疫情未減 清理環境防範為首要

往年入秋後,病媒蚊指數會隨著氣溫而下降,但今年氣溫時冷時熱,目前仍處於登革熱疫情流行期,依據疾病管制署監視資料顯示,今年流行季截至12月1日止,共累計379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分佈於屏東縣(市)、高雄市、臺北市、臺南市、新北市、臺中市及嘉義縣。嘉義市政府衛生局特別提醒民眾務必徹底清除戶內外積水容器,並做好個人防蚊措施,包括穿著淺色長袖衣褲、身體裸露部位塗抹衛生署核可防蚊劑,以防止登革熱發生。

登革熱之典型症狀為:發燒、頭痛、出疹、眼窩痛、肌肉或關節痠痛等,部分登革熱感染者症狀雖不明顯,但該感染者如於病毒血症期遭病媒蚊叮咬,仍有可能造成登革熱疫情於社區傳播。嘉義市政府衛生局呼籲民眾若有上述症狀應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接觸史或旅遊史;另籲請醫師提高警覺加強通報,並特別留意病患是否有登革出血熱症狀。

防治登革熱民眾應經常「巡、清、倒、刷」居家周圍環境的積水容器,務必積極清除孳生源及落實社區容器減量,若家屋內外或家屋附近有不需要之盛水容器(如:鐵桶、廢輪胎、空罐等)應予丟棄,必須盛水的容器例如花瓶、水缸等,至少每週要倒棄一次,並予清洗,清洗時必須用刷子將容器內壁用力刷洗,才能將病媒蚊的卵洗淨。清除登革熱孳生源,要「乾」也要「淨」。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