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乾性膚質與敏感性膚質的基本保養之道

節氣變換,時序接近冬天,乾性膚質、敏感性膚質的保養愈形重要。究竟如何保養才不會適得其反?

•乾性膚質 乾性膚質缺乏皮脂與天然保濕因子,角質層容易受損,表面常出現小細紋,也易受外來刺激而發紅。這種膚質一天須使用二至三次保濕劑,清洗時避免使用起泡性清潔劑與熱水,以免洗去過多油脂。 由於外來物質容易穿過受損的角質層,造成刺激或過敏,這種膚質往往也是敏感性膚質,選用保濕劑時要掌握成分簡單、不含香料兩個大原則,才不會越保養越嚴重,並避免過度清潔。

•敏感性膚質 敏感性膚質依照症狀可以分為青春痘、酒糟、過敏等等亞型。會長青春痘的敏感性膚質常發生年輕人,與皮脂增加,毛孔阻塞、與痤瘡桿菌增生有關。保養上除了要去除多餘油脂,最好還要使用成分單純、無致痘性的產品。不過當青春痘大量出現時,最好還是讓皮膚科醫師治療。

酒糟型的敏感性膚質則發生在25至60歲的中年人,皮膚有時偏油性,遇熱、吃辛辣食物或曬到太陽時會潮紅,容易出現丘疹,但少見出現毛孔阻塞。這其實是一種皮膚廣泛發炎的情形,因此除了要使用簡單、溫和的產品,產品中也可含有一些消炎效果的成分,像是甘草萃取物、蘆薈、洋甘菊、山金車、維他命B3、鋅等等。但如果症狀仍然很嚴重,就有賴皮膚科醫師用藥治療了。

過敏型膚質則與使用多種保養品與化妝品有關,常好發於20至60歲的女性。這些人往往屬於乾性膚質,由於皮脂分泌少加上角質層受損,外來物質很容易進入,皮膚引發過敏。香料與防腐劑常常是引起過敏的成分,因此選用保濕劑或其他保養品時,最好避免有香味的產品。

敏感性的皮膚受到刺激或過敏時,最好只用清水洗臉,避免某些保養品中的複雜成分進入受損的皮膚,造成進一步的刺激。必要時可以用含有甘油、神經醯胺等模擬皮脂成分的保濕劑來修復受損的保護層。等情況好轉後,再開始用粉餅,眼影,口紅等相對溫和的化妝品。其他化妝品最好先停止使用6-12個月,之後再一樣一樣加回去使用。每一樣「新增」的化妝品,先使用一段時間,確定沒問題後再增加另一種,比較能釐清哪些產品不適合個人膚質。

保養品並不是越貴越好,有疑問時,不妨詢問皮膚科醫師,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養方式,才不會花了大錢,卻越保養越糟糕。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皮膚科主治醫師 柯威志
學歷:
•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畢業
• 台大醫院皮膚部臨床研究員
• 美國哈佛醫學院皮膚雷射應用進修

經歷:
• 中華民國皮膚科專科醫師
•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美容皮膚科醫師
• 彰濱秀傳紀念醫院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
•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會員
• 美國皮膚科醫學會(AAD)會員

專長:
醫學美容:電波拉皮、各式微整形(肉毒桿菌及 玻尿酸注射、微晶瓷注射、3D聚左旋乳酸Sculptra 舒顏萃注射:除皺,隆鼻,墊下巴,蘋果肌, 淚溝,夫妻宮,提眉,全臉拉提回春)、雷射除 斑、雷射除毛、敏感肌痘痘肌治療,飛梭雷射、 脈衝光回春、埋線拉皮術)
一般皮膚病與皮膚外科:青春痘、落髮、乾癬、 各式皮膚炎、皮膚腫瘤切除、過敏、蕁麻疹、 病毒疣與皮膚感染症、搔癢、香港腳與灰指甲、 疱疹、甲溝炎
本文作者: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 柯威志醫師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