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中西醫有所不同

現代醫學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是物理學、化學、生物學以及微生物學、解剖學等現代自然科學,而中醫學是神傳醫學,是構成傳統中國文化的一個部分,其哲學體系、思維模式、價值觀念以及發展規律,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脈相承、水乳交融。

中醫學的人文屬性要比現代醫學應有的人文屬性強烈得多,傳統文化中陰陽、五行、易學、氣學、道學、儒學、哲學、道德、養生等,與傳統自然科學知識,如天文、時令、地理、生物(包括食物、藥物)、形體,以及醫療實踐等同時共同構成了中醫藥學龐大的文化背景和理論基礎。

可以說,沒有傳統,中醫學就是無根的,強行將西方醫學灌入中醫學,只會破壞醫學的體系,沒有任何好處。

什麽是科學?知識層面上的科學,應是廣義的概念,人類各個方面的知識體系都包涵在其中,它應不僅包括自然科學,同時亦包括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也就是說,不僅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等是科學,哲學、美學、史學、法學、文學、經濟學、社會學等亦是科學;再往上說,宗教更是科學,是更高一層的科學;修煉也是科學,返本歸真是做人最高的科學準則。

科學不同於科技。狹義的科學概念往往取代廣義的科學概念,從而將人們導入科學即是科技,現在人們眼中的現代科學技術(即狹義的科學)正在成為真理的化身,久而久之,科學便泛化成了高度肯定的形容詞,與迷信、謬誤、愚昧、落後等貶義詞相對應,科學與不科學逐漸變成了判斷思想與理論正確與否的專用語。

西醫與中醫走的是不一樣的路線,設想一下:如果現代醫學中的病因學、病理學、解剖學、藥理學、微生物學等全部改成中醫的陰陽五行學說、臟象學說、六淫七情學說、四氣五味學說,那西醫怎麼看病?

清代名醫吳瑭認為:「醫也者,順天應時,測氣之偏,適人之情,體物之理」;清代學者邵登瀛認為:「不涪天理,不可與言醫;不解人情,不可與言醫……明乎醫,可以治國家」。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從中醫學的臟象學、病因學、診斷學、治療學,以及養生學等方面進行剖析,處處顯露出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的思想。

唐代大醫家孫思邈認為:「醫者,意也。善於用意,即為良醫」。其他著名醫家直言「醫者,意也」的包括陶弘景、朱震亨、萬全、張介賓、劉純、程杏軒、趙學敏等多位。實際上古代醫家作如是觀者遠遠不止此數。

唯科學主義,是把對科學的崇拜推向極端。這些人強詞奪理的認為現代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是認識客觀世界唯一正確有效的方法,只有採用這一方法獲得的知識才能稱得上科學。還有把人科學視為萬能的,認為人和社會同物質世界一樣可以按實驗者的意圖進行實驗操作。

在西方,17世紀開始,科學把宗教從君臨一切的神壇上拉了下來,可如今自己卻佔據了神壇,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科學已成為衡量、仲裁一切知識真偽的準繩。科學一詞已變成了真理的同義詞,變成了表示絕對正確的形容詞,成了一種新的宗教。人們不再信奉上帝,科學才是真正的主宰者。

1914年袁世凱主持北洋軍閥政府,當時的教育總長汪大燮公開提出廢止中醫中藥,取締中醫教育。1929年汪精衛主持的國民政府通過余雲岫等人提出的「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案」,禁止開辦中醫學校和中醫醫院,停止中醫個體行醫。此時,唯科學主義認為中醫學必須接受現代科學的洗禮與改造,必須脫胎換骨。自此,廢止中醫者視中醫為阻礙現代科學發展之洪水猛獸,而主張把中醫扼殺於科學殿堂之外;主張中醫現代化者則把中醫的空殼拉入現代科學殿堂,而把中醫的靈魂實質拒之於科學殿堂之外;而為中醫辯護者,則大多牽強附會,一廂情願地論證中醫的科學性,希望把中醫拉進現代科學殿堂。

但是,科學主義畢竟是一種極端思潮,一旦把狹義的科學觀念擴大到人類的一切知識領域,就會給文化領域以及人類社會造成傷害。科學主義抹殺了現實世界的未知成分,無視其他獲取真理的有效途徑。

不相信神佛存在的人常常不能領會中醫的奧妙。崇尚現代科技的人總喜歡掄起科學的棒子自大的打中醫的不科學,但是中醫與西醫走的是不一樣的科學路線,神傳醫學是更高一等的醫學,不是用人有限的知識領域所能全部涵蓋的。


鄧正梁醫師小檔案
現任: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中醫內科駐站醫師
學歷: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博士
•長庚大學傳統醫學研究所
•中國醫藥學院中國醫學學分班
•台北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
經歷:
•財團法人振興復健醫學中心 中醫科主治醫師
•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內二科總醫師
•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內科系住院醫師指導
•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內科系總醫師
•台北市立陽明醫院 外科泌尿科醫師
•台北醫學院附設醫院 一般外科醫師
專長:鋼琴、醫學、語文、中西醫結合

網址:鄧正梁醫師的個人專區
本文作者:鄧正梁 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