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長期吃成藥好嗎?

有此一說:

像有GMP通過的藥可以定期固定常吃嗎?
例如 鄭杏泰救肺丸.胃達樂

謝謝


KingNet一般外科醫師回答
衛生署新竹醫院 黃元惠醫師

藥物有治療疾病的療效,同時也具有療效以外的副作用而影響身體健康,服用藥物是為了治療疾病,疾病好了,就不需要服用藥物。即使是GMP通過的藥物也一樣,如鄭杏泰救肺丸、胃達樂等,長期吃,對身體的壞處遠多於好處。生病了最好能到醫院給專科醫師診治,再依照醫囑服用藥物,不建議自己買成藥吃。


KingNet中醫內科中醫師回答
施丞修中醫診所 施丞修中醫師

藥物使用的目的是為了解除相對應的病因,錯誤或過度使用藥物,不但會延誤病情,錯失黃金治療期,甚至會加重病情,雪上加霜.為了一時的方便,在情況不是危急之時是可暫用,但不可視為常態性醫療手段,也就是可一不可再.特別是止痛藥類,此舉兩例.例一:患者因胃痛多年曾在醫院治療一段時間,因圖方便,自行依醫師處方簽至西藥房拿藥2年餘,在一次急性胃痛急診後診斷為胃癌末期,直接移往安寧病房,兩個月後辭世.此例是將醫師用藥當為成藥使用所造成的遺憾.例二:患者因工作至手肘嚴重腫脹疼痛,診所開立止痛藥與消炎藥不痛後繼續持重工作,再痛,自行至藥房取藥2次,後因止痛無效求診,其肌肉嚴重腫脹發炎,肘關節嚴重錯位,手臂無法伸直,難以治療.此例說明,並不是較為舒適即為痊癒,鄭杏泰救肺丸.胃達樂同理可證不宜過度信賴,以免適得其反,加重治療上的困難性與時間.


KingNet新陳代謝科醫師回答
三軍總醫院附設基隆民診處 蕭峰青醫師

其實,有簡單的道理,如果市面上的一些成藥可以當成疾病的標準用藥的話。醫師與一般大藥廠早就將這些成藥歸為標準醫療用藥了,又何必讓病患自行去購買呢。所以,要提醒一般病患的是,有病千萬不要忌諱求醫, 因為小病拖成大病,就得不償失了。


KingNet藥物諮詢特別門診藥師回答
順天堂藥廠股份有限公司 吳宗修藥師

藥像雙面刃,用得恰當能夠治病,用得不當則可能傷身、甚至致命!知道如何正確用藥,才能避免因為錯誤使用而傷害了健康。

民眾至少要有「藥即是毒」的概念,藥物如果使用不當,也會對肝臟及腎臟造成立即而嚴重的毒害。

一般說來,藥物不管是用口服或是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靜脈注射,進入體內後,都會經血液循環進入肝臟,再透過血流和肝臟細胞接觸。此時,血流中的藥物成份會被肝臟細胞主動吸收、分解,之後有些會經過膽汁,被腸胃道排出,有些則會從腎臟、輸尿管及膀胱排出體外。

進入體內的藥物,90%以上都透過肝臟、腎臟這兩個器官排出體外,其中又以肝臟的角色最吃重,因此稱肝臟為排毒器官,一點也不為過。就因為肝臟必須扮演起代謝及排毒的重要角色,所以我們應該要善待它,不讓它受到任何傷害。首先,若有身體不適而必須就醫時,應找專業的醫師看診並開立處方,再遵照醫囑服藥。

藥物傷肝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藥物本身或藥物經由肝細胞處理後的中間產物,因其化學結構的特性直接傷到肝臟,而出現所謂的肝毒性,這種藥物造成的肝傷害與服用的劑量有關,超過一定的量就可能造成肝臟傷害,常見的例子如止痛藥(普拿疼等)在平常劑量下使用不會有問題,但超過一定的劑量就可能產生肝毒性、甚至產生嚴重的肝衰竭;另一個途徑則和服藥者個人體質有關,如果這個人有特異體質,對服用的藥物產生過敏反應,肝臟就可能受傷。若您是長期服用成藥至少除了醫師之外,也可至社區藥局詢問專業藥師的意見.以避免藥物對您的傷害.


KingNet中醫內科中醫師回答
台中仁美中醫診所院長 陳維苓中醫師

別濫用中成藥
許多人以為中成藥副作用低,常吃有病治病、無病健身。事實上,這樣的說法並不是十分正確,其實藥無好壞之分,重要的是須要經過醫師診斷,適不適合您?
愛吃藥並不是東方民族(尤其是日本、台灣、中國大陸等)獨有的嗜好,看看鄰近的歐美國家,他們每年消耗掉的維他命、健康食品等藥量之大也著實驚人。可見得「愛吃藥」的習性,自古以來中西皆同,台灣地區可見到中西藥局林立,民眾未經醫師指導下,便可隨手購得各種中西特效藥,使醫界不得不正視「成藥」濫用的問題。筆者願意以執業中醫師立場,提出一些觀念,來探討屬於中藥部分的「成藥」(以下簡稱中成藥),並分析其使用上的宜忌事項。
台灣的中成藥種類雖然多,但卻遠不及大陸中藥市場的蓬勃及其多樣化,但仔細分析起來,中成藥的種類不外以下九大類:(1)感冒藥(2)養肝藥(3)退火消炎藥(4)健腦提神、補氣藥(5)調經養血藥(6)胃腸藥(7)傷藥(8)抗腫瘤藥(9)筋骨酸痛藥。
以下謹就各類藥材之常用藥及服用方式做一簡介:
(1)感冒藥:
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感冒有中藥感冒液、小青龍湯、杏蘇散、救肺散、川貝批杷膏、大陸的蛇膽川貝液等,組成各不相同,加上病人的體質與病情,也有差異,即使是中醫師,也無法建議流鼻水時該吃什麼中成藥?咳嗽不止時又該服用那一種中成藥?
筆者所提供的建議是,當感冒服用中成藥超過一周以上卻還未好轉時,最好去看醫生比較保險。其實感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因延誤而出現併發症,如中耳炎、鼻竇炎、肺炎等。或是一些外表看似感冒,但身體內部卻隱藏著重病未被及早發現而耽誤就醫。
(2)養肝藥:
常見的成藥如甘露消毒丹、小柴胡湯、逍遙散、杞菊地黃丸各類養肝丸等。很多人只要覺得容易疲倦,便直覺地以為肝臟不好。事實上,產生疲倦的原因很多,罹患肝炎只是其中之一(然而並非所有肝炎病人都會覺得容易疲倦),其它像貧血、血壓過低、睡眠不足以及工作勞累過度等,也都會造成疲倦。若發現自己容易疲勞,首先應該找出是什麼原因引起,再決定要不要服藥,也可請教中醫師該服用什麼保養肝臟的中成藥。
(3)退火消炎藥:
比較常用的成藥如黃連解毒湯、龍膽瀉肝湯等,類似西藥的抗生素、消炎藥,有殺菌、消炎消腫止痛的效果,也可以治療青春痘、咽喉發炎、鼻竇炎、中耳炎等,不過長期服用這樣的藥物比較傷胃,而且味道很苦。因此除非是在中醫師的處方下服用。否則自行購買這類的成藥時,最好在飯後服用,而且服用量不要太大,服藥時間也不宜過久,以免橫生副作用傷身。
(4)健腦提神補氣藥:
每年當七、八月考季來臨,一些具有補腦提神、可以增強記憶力的保健藥物便開始熱賣,常見藥物例如天王補心丹、補中益氣湯、人參等。根據藥理研究報告,上述藥品在改善健忘、與老人癡呆症上有其療效。不過原則上補氣藥,還是以早上空腹服用為佳,要儘量避免在夜晚服用太多,而造成不易入睡。
(5)調經養血藥:
最常見的實例,即婦女喜愛於月經結束後,吃兩帖四物湯來補血調經,基本上,這種方法頗符合養生之道。但體質屬於火氣比較大的女性,服用四物湯的劑量應予酌減,或是煎煮時多加些水,將濃度調稀些。此外,也可在燉四物湯時,加些白菜(大小白菜均可),以減少服用後口乾、喉嚨痛的副作用。
不過要提醒的是,四物湯雖有調經作用,但也能補血,所以並不是只有女性才能吃,男性若有「血虛」症狀,也可以服用。
另外,很多年輕女性在生理期的第一天會腹痛如絞、手足冰冷、臉色發青,甚至會水瀉。以中醫觀點,這些大部分是屬於寒性痛經的症狀、連續服用溫經湯或中將湯兩至三個月,應可改善;若連續服用兩個月以上仍未見效,應盡速找中醫師診斷,以確定是否屬於寒性痛經,或到西醫婦產科門診做進一步檢查,以確定是否有其它婦科問題。
(6)胃腸藥:
突然發生上吐、下瀉、可以用保濟丸、正露丸;若是屬於虛證的慢性胃炎,可以選用香砂六君子湯,屬於虛證的慢性腹瀉,可選用參苓白朮散;若屬於虛寒證,可以選用理中湯來調整腸胃功能。若服用數周仍未見效,同樣地,應找醫師查明原因。
至於長期便秘,可以選用潤腸丸改善大腸蠕動及大便的質地,以令排便通暢,其實只要多吃蔬菜水果,解除緊張情緒,大部分的便秘都能獲得改善。若效果不彰,不妨試著早晨起床空腹時一口氣喝下五百西西的溫開水,效果很好喔!
如果這方法仍無法奏效,那麼只有找醫師好好檢查一下了。
(7)口服傷藥:
傷藥類的成藥種類繁多,組成藥物則大同小異,多是採用一些行氣活血的藥物為主方,如運功散、武功散等,主要用於四肢、胸部的撞傷、挫傷等。服用這些藥物可以加速瘀血的吸收、加快組織的修復;不過若有嚴重的撞擊,仍應視情形做進一步的X光檢查,以了解病情的輕重。此外,傷藥除非有特別的適應症,否則不應該長期大量的服用,以免耗氣傷血。
(8)抗腫瘤藥:
大陸的藥房售有許多種抗癌的中成藥,大部分是屬於高蛋白的營養液製劑,藉以補充營養,增加體力。筆者認為要增強免疫力來抗癌,不如找正規的中醫師開立處方用藥來調補,更能正確地掌握劑量與藥物的種類。
(9)筋骨酸痛藥:
大多是從中醫「腎主骨」的理論,發展而出的補藥丸如六味地黃丸、大八味丸等。年長者服用可以強化筋骨,減少腰酸背痛的發作;這些藥丸大多屬於補腎藥,並不是止痛藥,療效緩慢,通常要服用數周才能見到療效。少數不肖業者為了迎合消費者追求速效的心理,竟然擅添類固醇或止痛劑,購買這些藥丸時,一定要睜大眼睛提高警覺,最好選擇信譽可靠的店家廠商,以免上當。
總之,吃中藥一定要請教中醫師,別聽左鄰右舍,親朋好友的鼓吹,便「以身試藥」,拿自己的身體當試驗品。

本文由【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編輯部】提供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