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的概念在中醫學中佔有極其顯要的地位,舉凡中醫理論,從運氣到生理,從病因到病變,從養生到治療,從藥理到組方,幾乎無一處不浸淫著氣的理念,舉例如人體有先天之元氣,有後天之水穀之氣,有臟腑之氣、經絡之氣、七情之
志,有營氣、衛氣,有正氣、邪氣等;自然界有四時之氣、六淫之氣、陰陽五行之氣,有清氣、濁氣,有疫氣、病氣等;病証有氣盛、氣虛、氣逆、氣鬱、氣滯、氣陷等;臨証治療有調氣、理氣、補氣、益氣、固氣、通氣、納氣、洩氣等;藥物則有氣之寒熱溫涼、氣之升降沉浮等,至於針灸和氣功則更是以調氣為核心而分別形成的系統的療病養生之術。
中醫對氣的認識是從最根本處開始的:『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素問•寶命全形論》,『人有精氣津液血脈,餘意以為一氣耳』《靈樞•決氣篇》,《內經》認為人是由天地之氣化生,因此,氣決定著人的生老病死:『形與氣相任則壽,……此天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氣而視壽夭者,必明乎此』《靈樞•壽夭剛柔篇》,『人之生死,全賴於氣。氣聚則生,氣壯則康,氣衰則弱,氣散則死』﹝清•王三尊《醫權初編》﹞,『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難經•第八難》,中醫認為,導致疾病產生的原因,雖說是外因六淫,內因七情,然究其實質還是在於氣之失調,故《內經》雲:『百病皆生於氣: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靈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素問•舉痛論》,後世醫家也一遵此說:『氣之在人,和則為正氣,不和則為邪氣,凡表裏虛實、逆順緩急,無不因氣而至,故百病皆生於氣』﹝明•張介賓《類經•疾病類》﹞,縱觀由醫之辨証施治,千頭萬緒,千變萬化,始終不離氣字,故《內經》認為『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素問•六節臟象論》,要求醫家診斷治療必須從氣之盛衰虛實入手,否則難成良醫,這裏的『工』字,不僅指醫家,而且還包含有熟練的意思,中醫所言『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審察病機,無失氣宜』、『病機氣立』等均已成為醫家之至論,一部《內經》從闡述天之五運六氣、陰陽應象,到人之四氣調神、生氣通天,到臨証之移精變氣、寶命全形、逆調寒熱、刺節真邪等,全書162篇,幾乎不離氣的思想指導。
氣不僅是構成人體最基本的精微物質,而且還具有維持、推動人體生命活動的各種基本功能,氣學說與陰陽五行學說一起橫貫於中醫藥學整個理論系統,把天地、人體、臟腑、經絡、病機、方藥、脈証、治則等有機地串聯在一起,形成一個極其穩定、完整的科學知識體系,歷數千年而不衰。氣作為中醫理論的科學內核是當之無愧的。
天下萬事萬物皆有本有源,中醫理論中的氣學說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與傳統哲學氣概念一脈相承,薪火相續,氣在我國傳統哲學中原本就是一個重要的命題,同樣也有其顯要的地位,這在日常詞語中亦可見一斑,屬於天者如天氣、雲
氣、暑氣、寒氣、紫氣、瑞氣、朔氣、節氣等;屬於地者如山氣、嵐氣、地氣、穀氣、海氣、蜃氣、瘴氣等;屬於人者如才氣、力氣、脾氣、意氣、志氣、英氣、通氣、布氣、煉氣、噓氣、嘆氣、舒氣等;屬於社會的如風氣、景氣、民氣、土氣、官氣、運氣以及氣勢、氣運、氣象、氣氛、氣尚、氣數等,另外日常成語中含氣的成語俯拾可得,如氣壯山河、氣貫長虹、氣象萬千、氣憤填膺、正氣凜然、意氣風發、忍氣吞聲、蕩氣回腸、天高氣爽、心平氣和、頤指氣使、揚眉吐氣、流靡一氣等等,林林總總,不勝枚舉。
氣字肇端遠古,形體紛陳,其本義原指雲氣和氣息,《康熙字典》於氣字條下謂:『《說文》,雲氣也,象形;一曰息也』,《說文部首訂》謂:『氣之形與雲同,但析言之,則山川初出者為氣,升於天者為雲』,《左傳•昭西元年》有謂:『六氣日陰陽風雨晦明也,分為四時,序為五節,過則為災』,這與《內經》:『夫百病之始生者,必起於燥濕寒暑風雨、陰陽喜怒、飲食居處』《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可謂同類,又解,《禮記祭義注》云:『氣謂噓吸出入者也』,即人之呼吸之氣,雲氣乃天地之自然,呼吸乃人體之自然,天人相應,萬物同理。
氣作為哲學概念的出現當在春秋戰國之前,因為氣為萬物之源、天地之本的思想在當時已相當流行,《老子》將氣納入其學說體系:『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四十二章》,《管子》則進一步提出精氣說:『精也者,氣之精也』;『凡物之精,此則為生,下生五穀,上為列星』《管子•內業》,莊子更明確指出萬物為一氣之變化的見解:『人之生,氣之聚,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故曰,通天下一氣耳』《莊子•知北遊》,荀子亦將氣看作是萬物之本:『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荀子•王制》,列子則描繪了天地形成的過程:『夫有形生於無形,則天地安從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日渾沌』《列子•天瑞》。
古人認為氣之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沖氣和者為人,其後《淮南子》的『萬物皆乘一氣也』;董仲舒的『陰陽雖異,而所資一氣也』;王充的『天地合氣,萬物自生』,以及《內經》的『天地合氣,命之曰人』等等,均與老子氣的思想一脈相傳,至北宋張載乃集氣論之大成,形成一套相當完整的氣學理論體系,張氏指出:『所謂氣也者,非待其蒸鬱凝聚,接於目而後知之,苟健順、動止、浩然、湛然之得言,皆可名之象爾』;『凡可狀,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氣也』;『氣之聚散於太虛,猶冰凝釋于水,知太虛即氣無無』﹝北宋張載《正蒙•神化》、《正蒙•乾坤》、《正蒙•太和》﹞,張載的有關論述,直指氣的本質,一是認為看不見的並不等於不存在,二是凡呈現有某種狀態的現象,不論其虛實,均可確認其存在,此後,宋之二程、朱熹,明之王廷相、羅欽順、吳廷翰,清之王夫之、黃宗羲等對氣均有精闢的論述。
氣的思想貫穿於中國古代傳統哲學體系,氣的思想和氣的知識也被廣泛地應用於日常社會活動和各個文化領域,例如政治上注重民風、民氣、國運:『移風易俗,天下皆甯』《荀子•樂論》;軍事上講究士氣、勇氣:『民之所以戰者,氣也,氣實則鬥,氣奪則走』《尉僚子•戰威篇》;文學上講求氣韻、神韻、風骨:『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魏•曹丕《典論•論文》﹞;道德修養上提倡氣節、氣質、人品:『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公孫丑》,『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宋•文天祥《正氣歌》﹞;農業上重視節氣、氣象、物候;醫學上強調運氣、精氣、氣機、調氣等;養生上有吐納、導引、煉氣、補氣等;做人要有骨氣、正氣,要講和氣、爽氣、靜氣,要避免傲氣、霸氣、嬌氣、浮氣等等,氣之道,蔚為壯觀矣。
《周易•系辭》云:『天地姻蘊,化生萬物』,《太極圖說》云:『二氣交感,化生萬物』,何謂『化』,張載界定為漸化:『氣有陰陽,推行有漸為化』﹝北宋張載《正蒙•神話》﹞,並指出『變』與『化』的區別,『變言其著,化言其漸』《易說•乾卦》,變與化都是事物形性的變化,但前者比較顯著激烈,後者則比較含蓄緩慢,古人云:『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責卦•條辭》。
氣是如何化育萬物的呢?『草木之枯榮,寒暑之運行,地理之剛柔,象緯之順逆,人物之生化,夫孰使之哉?皆氣自為主宰也』﹝清•黃宗羲《明儒學案》﹞,氣化是一種自我運動的過程,氣本身就具有化育運動的能力,不同於機械是由人工賦予的。
古人提供了兩條識氣的途徑,一是識機,二是法道,古人認為氣化是事物發展變化的一個內部運動過程,並將其內部的動因稱作機,『萬物皆出於機,人於機』《列子•天瑞》,張載亦指出:『凡圓轉之物,動必有機。既謂之機,則動非自外也』﹝北宋張載《正蒙•參兩》﹞,認為把握住機,就是把握住氣的關鍵,中醫學也正是採用了這一方法來把握氣的,《內經》云:『知機道者不可掛以發,不知機者,扣之不發也』《素問•離合真邪論》,這個機就是氣之升降出入。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古人也認為氣化流行生生不息就是道,要想深入地把握氣,就應當深入地體悟道,充分地發揮主體的主觀能動作用,『元氣自然,共為天地之性也』﹝漢•于吉《太平經•名為神訣書》﹞,萬物皆有共性,『道法自然』,可以通過對自然的體悟來把握氣之運化,例如由水可以領悟氣之道,『人,水也,男女精氣合,而水流形』《管子•水地篇》,東漢王充在《論衡•寒溫篇》中更明確提出:『水之在溝,氣之在軀,其實一也』,由水之清濁、水之暢阻、水之溝澤、水之漲落、水之運行可推知氣之相關,他物亦然。
鄧正梁醫師小檔案
現任:天明內湖中醫診所院長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中醫內科駐院醫師
學歷: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班研究
長庚大學傳統醫學研究所
經歷:振興復健醫學中心中醫科主治醫師
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內二科總醫師
專長:紅斑性狼瘡、慢性肝炎、慢性腎衰竭、甲狀腺亢進
網址:鄧正梁醫師的個人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