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口水堵住了!「食」在很頭痛,當心結石長在唾液腺上!

只要提到結石,一般人都以為腎結石、膽結石,其實唾液腺也可能發生結石。

人體主要三對唾液腺分別腮腺、頜下腺與舌下腺,有80%唾液腺結石發生在頷下腺,10∼15%發生在腮腺。臨床症狀通常是下頷部或耳下部反覆腫脹、疼痛,特別是在進食後三十分鐘到兩個小時之間,腫脹特別明顯,其他症狀包括腺體化膿性感染、發熱等。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陳亮州說,今年二月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治療一位頷下腺反覆性發炎已經有10年病人,經過抗生素治療病無明顯改善,電腦斷層掃描顯示右側下頷腺內結石且約2.5cm,於是三月安排施行右側下頷腺切除手術,病患預後良好。

他表示,唾液腺結石的治療方式通常先給予抗生素控制發炎並加以唾液腺體按摩,有助於小結石排出。但是如果結石過大,不易排出,則需手術切除取出。如果結石在唾液腺導管,則只要切開導管取出結石,如果結石在唾液腺體內,且反覆造成發炎,則需要考慮切除唾液腺體。

《醫學小百科》涎石症

唾液腺結石的症狀統稱為「涎石症」,會造成唾液腺阻塞,引起患部反覆腫脹,必須取出結石徹底解決問題。唾液腺結石(簡稱之為「涎石」)所造成的症狀,在臨床上統稱為涎石症,主要是肇因於發生在下頷腺、腮腺、舌下腺及小唾液腺的導管,或是腺體中的鈣化凝結物。涎石的發生以導管較為常見,較少發生在腺體之中,其中以下頷腺的導管最為常見。唾液結石發生的比率約為一%,至於其發生的原因目前尚未有定論。

涎石症會造成唾液腺阻塞,引起患部的反覆腫脹,特別是在進食後半小時到二個小時之間,腫脹特別明顯,其他症狀包括患部疼痛、腺體化膿性感染、發熱等,有少數的病人沒有臨床不適的症狀。


新聞資料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