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不要漠視尚失親人的長期失落,揮別憂傷─再重建生命!

新竹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將於八月十五日起辦理為期十二週的「揮別憂傷-生命重建團體」第五期,新竹市生命線理事長張祖琰表示,親人的逝去不只是單純的悲傷,更是心靈與生命的失落,忽視喪親者悲傷歷程中的需求,常是導致他們陷入孤單、無助,甚至發生適應障礙及產生身心疾病的原因。

張祖琰理事長說,每個人都會因親人去世而悲傷,親屬間原本的緊密連結,這時往往造成強烈的悲傷反應與多重失落感,但若長期過度悲傷,就如同疾病一樣會影響身心,無法過正常日子;面對親人死亡的傷痛,家屬可以參加治療性或支持性團體,透過團體成員間的情感支持,以及專業人員的輔導,重新尋找新的生命意義。

去年底,王先生在上班時突然接獲妻子騎機車遭酒駕車輛撞擊的車禍消息,趕到醫院時妻子早已死亡,除了傷心,震驚、憤怒等情緒充滿了他的心,完全無法接受早上還笑著與他道再見的妻子,就這樣永遠的離開他了,如此突然失去相伴多年的摯愛,中年喪偶的痛讓他每天如同行屍走肉,不僅無法正常工作,甚至出現想跟著妻子一起走的念頭,讓其他家屬十分擔心,曾經帶他至精神科求診,但心情仍舊開朗不起來。

直到透過朋友的介紹,參加了新竹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開辦的「生命重建團體」,王先生如同過去曾經參加過團體的三十多位成員一般,在有相似經驗的團體成員及帶領者的支持、分享和關懷中,才漸漸整理自己的情緒,重新找到活下去的力量以及生命的目標,走出喪親的陰霾。

學習怎麼樣向逝去的摯愛親人說再見,重新展開不一樣的生活,是每位喪親者最終需要去跨越的,在一個溫暖、接納、相互支持的環境中,安全、健康的經歷悲傷過程,坦然面對失落,容許自己回憶過去美好與傷痛的部份,才能找到真正的出口,千萬不要讓它變成生命中的未完成事件,干擾著未來的生活。

新竹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自今年八月一日開始至十一月七日將辦理為期十二週的「揮別憂傷-生命重建團體」,活動時間在每週二晚間,歡迎有需要的市民報名,額滿為止,詳情請洽新竹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03)523-4647。

相關報導:

08/15 揮別憂傷…生命重建團體(新竹市生命線協會)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