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B肝帶原者的血中病毒量可以預測未來罹患肝癌的風險!

根據一篇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醫學會期刊(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 Impact Factor, 24.8)的研究顯示,B型肝炎病毒慢性帶原個案血液中帶有較高的B型肝炎病毒量者,會有較高的肝細胞癌發生危險性。

這個研究(簡稱為R.E.V.E.A.L.-HBV研究)是目前世界上關於B型肝炎病毒量與肝細胞癌自然史最大型及追蹤最久的研究,自1991及1992年起,總共有3653名來自台灣七個鄉鎮市區的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參與研究,這些個案被追蹤至2004年六月,平均每位個案被追蹤了11.4年。

「我們的研究顯示研究個案血液中B型肝炎病毒量和他們發生肝細胞癌的長期危險性有很強的相關」,研究主持人暨論文第一作者台大流行病學研究所的陳建仁教授指出。

研究主要發現之一,係研究個案進入研究時血液中B型肝炎病毒量與肝細胞癌發生率呈現劑量效應關係,而且這個發現已考慮了其他危險因子的影響─包括B型肝炎e抗原(HBeAg)、血中丙胺酸轉胺脢(ALT)以及肝硬化。此研究也證實了其他可能影響肝細胞癌發生機率的危險因子包括︰男性、年老者、B型肝炎e抗原陽性、有酗酒習慣以及有肝硬化者。

此研究顯示肝細胞癌危險性自病毒量≧10的四次方copies�mL開始顯著的增加;相較於B型肝炎病毒量低於儀器檢測範圍(<300 copies�mL)的個案,病毒量介於≧10的四次方至<10的五次方copies�mL的B型肝炎帶原者未來發生肝細胞癌的危險性是前者的兩倍以上,兩者經過13年追蹤後的肝細胞癌累積發生率分別為1.3%及3.6%,而病毒量≧10的五次方copies�mL的B肝帶原者未來發生肝細胞癌的危險性更可高達六倍以上。

這個研究還探討「持續」高病毒量與肝細胞癌發生的相關,結果發現相較於進入研究時B型肝炎病毒量<10的四次方copies�mL的個案,持續保有高病毒量的個案(進入研究時及最後一次追蹤的血液檢體中皆有≧10的五次方copies�mL病毒量)未來發生肝細胞癌的危險性是前者的五倍以上,而B型肝炎病毒量從進入研究時的≧10的五次方copies�mL降低到最後一次追蹤已<10的四次方copies�mL者,未來發生肝細胞癌的危險性則降低到小於兩倍。

全世界有三億五千萬名B型肝炎慢性帶原者,依照地區的不同,這些B型肝炎慢性感染者相對於非慢性感染者發生肝細胞癌的相對危險性有五到九十八倍之譜。台灣是慢性B型肝炎的高盛行地區,慢性帶原者通常是在出生時或孩提時期遭到感染。

過去的研究顯示,B型肝炎慢性帶原者有顯著較高的肝硬化、肝臟機能代償不良以及肝細胞癌發生風險,估計15%∼40%的慢性帶原者終其一生可能發展出上述的嚴重併發症。這個研究證明,血液中的B型肝炎病毒量是過去曾經被探討肝細胞癌危險因子中,最重要的預測因子。


新聞資料來源:台灣大學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