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家有小胖子?不良的親子關係才是幕後主因!

文:衛生署台南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蔡政憲醫師

兒童肥胖的四大面向問卷調查和分析診斷

小胖和小虎是一對兄弟,哥哥六歲就讀大班幼稚園,弟弟四歲就讀小班,他們最喜歡吃炸雞和漢堡,因為家裡奶奶最疼愛孫子,他們幾乎天天都吃得到這些“美味”,剛巧今天媽媽帶他們來署立台南醫院小兒科準備施打流感疫苗,雖然身體理學檢查一切正常但是在生長和發育方面,發現六歲的哥哥身高124cm(同年齡身高第75-90百分位),但是體重達35.2Kg(同年齡體重大於第90百分位),身體質量指標(Body Mass Index, BMI)高達22.9;他的四歲弟弟身高110cm,體重26Kg,身體質量指標(BMI)也是高達21.5。正常學齡前兒童的BMI為13.9~17.9。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BMI>20為兒童肥胖。他們兄弟倆均超出正常標準,達到學齡前兒童肥胖的診斷標準。雖然說兄弟倆胖嘟嘟很可愛的模樣,但是不禁讓人擔心,他們的健康已經亮起紅燈。

署立台南醫院小兒科蔡政憲醫師指出,兒童時期的肥胖常常是許多綜合因子造成的,包括經常外食,過度高油脂食物,缺乏足量的運動,甚至家庭親子關係不佳都可能是潛在的肇因,這些是屬於可改變的因子;另外先天的體質或是基因遺傳疾病或是母親懷孕時期患有糖尿病未適當控制,則屬於不可改變的因子。根據三軍總醫院祝年豐教授的研究,台灣兒童的肥胖盛行率正在逐年上升,男生體重過重的情形更為嚴重,1994年全台北市十二萬名國中生男生有16.4%體重過重,女生則為11.1%,比起1980年時候男生肥胖為12.4%,女生為10.1%,在男生學童有大幅上昇的趨勢。進一步抽血檢驗發現,BMI達到肥胖標準的兒童,其血壓,血脂,低密度膽固醇(LDL-C),胰島素抗性指數,都有明顯偏高,但是高密度膽固醇(HDL-C)卻明顯偏低。兒童時期肥胖是導致兒童將來發生心臟病高血脂症的主要原因。另外肥胖的孩子容易受到同伴以言語嘲笑譏諷,甚至被排擠,造成這些小胖子缺乏自信,加上體能不好,活動力受到限制,社交上容易出問題,也導致學校學習不佳。國民健康局也查覺到這項脩關將來國民的健康問題,正在推動兒童營養均衡計劃,民間基金會例如董氏基金會,對國民健康問題的改善一向不遺餘力,也設計學齡兒童“金國王均衡飲食表”,包括解說手冊,海報,甚至網站上大力推廣。但是我們都發現一項困難,其實兒童肥胖的原因中,父母太忙,沒有時間陪伴小孩運動,不良的親子關係才是背後最主要的肇因。

在肥胖人口眾多的美國,20-30%的兒童屬於體重過重甚至肥胖,美國據估計每年花費相當於42億台幣的經費處理成人肥胖相關各問題,但是在兒童,由於仍在發育階段,孩子需要適當的營養,用藥物並不適宜,也不能像成人一般採取低卡路里飲食,為了“兒童光明未來的願景”,美國國立母親與兒童健康教育中心設計了一系列的問卷,包涵兒童營養評估,兒童活動力評估,親子關係評估和學校學習表等四大面向。

在與小胖和小虎的媽媽解釋兒童肥胖的危險性和兒童四大面向評估重要性,媽媽利用候診時間填寫了這些問卷,結果在飲食習慣面向發現他們的點心大多是奶奶帶去速食店,造成過度的高油脂食物的攝取;每天雖有吃蔬菜水果,但是量不足每日五蔬果;還有他們的口腔保健已經一整年未檢查了,需要請兒童牙科醫師再檢查。在活動力評估面向發現,孩子看電視和打電視遊樂器的時間每天晚上超過兩小時,到了假日,更是都窩在家裡,看電視時間白天竟達快四小時,既沒有從事戶外運動也沒有幫忙做家事。在親子關係方面發現,原來是爸爸因工作關係必須長期留在大陸,三個月到半年才能回家一次,所以奶奶才會特別寵愛他們。在向小胖和小虎媽媽分析之後,我們建議孩子的點心盡量由雙親自己準備,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奶奶可以多陪小朋友到公園去,最好每天清晨就出發,對老人小孩都有莫大的好處。爸爸雖然不能天天回家,應該可以每晚小孩睡前打通電話,關心小孩,讓他們有安全感和自信心。我們的目標是維持體重,避免繼續惡化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我們和小胖與小虎相約一個月後再見面,除了要再檢查身高體重外,還要聽他們說爸爸的故事呢!
本文作者【小兒科主治醫師 蔡政憲醫師】
本文由【衛生署台南醫院】提供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