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預防兒童性侵害、走失、誘拐…了解「界線」,比學會「不要」更有用!

預防兒童性侵害、走失、誘拐…了解「界線」,比學會「不要」更有用!_圖1

作者/盧河延、申淵淀、李水智、Lala School  整輯/黃慧玫  圖片設計/Kato 本文出處/摘錄自台灣廣廈出版《爸媽的第一本不尷尬性教育指南》

「彬彬啊~如果有不認識的叔叔問你『要不要買冰淇淋給你?』的話,一定要回答『不可以!』喔。」—出自社群網站的韓國知名影片
「不可以~我珍貴的身體~我不要~當有人想碰我的身體時要用力尖叫~請幫幫我~不可以~我不要~請幫幫我~大聲大聲叫出來~」—卡通角色,YouTube頻道「Littletooni 的神祕公寓」歌詞

如果問韓國的學生,曾經接受過什麼預防性暴力的教育,大概每個人都會唱這首《不可以歌》。光是看到「不可以,我不要,請你別這樣!」這幾個字,腦中就自動浮現出旋律。我小時候也學過這首歌,不過沒想到過了幾十年,現在居然還在進行相同的教育。在幼稚園、小學低年級的時期,不論是預防走失、誘拐,還是防治性暴力的教育,學生都是用這種方式學習的。不知道各位是不是也這樣教孩子呢?「要是有不認識的叔叔跟上來,一定要大聲尖叫並喊『我不要!』」

從「預防性暴力」的觀點來看,我並不推崇這樣的教育方式追溯「小心陌生人!」「遇到壞人要大聲說不可以、我不要!」的源頭,都是把重點放在「受害者」的立場。在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之中,幾乎很少提到「如何避免成為加害人」,校園中也只會張貼「性侵害防治」的宣導海報。當然不是說這些不重要,只是在這樣的教育下,很難達到真正的防治作用,因為性暴力的起因不是受害者,而是加害者。我們沒有辦法藉由小心自己的行為,來阻止性暴力的發生。

除此之外,「小心陌生人」也是不夠完善的預防心態。根據2018年韓國大檢察廳(相當於台灣最高檢察署)的資料,兒童性暴力犯罪者約有百分之四十為朋友、鄰居、親人等受害者身邊的人(依據台灣衛福部保護司2005年到2018年的統計,已通報的性侵害案件中,有72.8 %的受害者與加害者互相認識)。

換句話說,應該要為孩子培養出敏銳度,而不是提防「陌生的叔叔」。即便是關係親密的人,只要做出讓自己感到不舒服的舉動,都必須提高警覺。

再者,大部分的加害者會挑人煙稀少的地方犯案,大喊「不可以!」「我不要!」未必能夠達到嚇阻效果,甚至可能導致加害者更興奮而發生危險。

這種教育方式還有另外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就是會把罪惡感深植在受害者身上若孩子從小被灌輸「自己要小心」的教育,當遭遇傷害時,很有可能反過來怪罪自己,出現「爸爸都已經叫我要大叫了我卻沒照做」、「是不是我沒有保護好自己才發生這種事」的想法。有些兒童性犯罪者甚至會利用孩子這種自我責備、不敢反抗的心理,持續行使暴力。

因此,即便以「預防受害」的觀點來看,我們也要幫孩子進行更全面性的演練。可以多跟孩子討論不同狀況下的防護措施,例如什麼時候要趕快逃跑,什麼時候跑了反而危險?如果手腳沒有被綁住,或許可以故作鎮定一陣子,再抓緊時機避開對方耳目跑掉,但跑掉之後要去哪裡?有非常多的問題可以討論。當然,也不要再以千篇一律的「如果有個不認識的叔叔……」來開頭了。雖然遇到性暴力的處理方法沒有標準答案,但也請記得讓孩子知道,必須依照現況判斷最恰當的自我保護措施。

此外,最重要的還是要讓孩子深知「界線」的重要性,並培養他們的敏銳度。這樣一來,當他們感受到自己的界限受到侵犯時,才能快速提高驚覺,也不會去觸碰到別人的界線。

預防兒童性侵害、走失、誘拐…了解「界線」,比學會「不要」更有用!_圖2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