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盧河延、申淵淀、李水智、Lala School 整輯/黃慧玫 圖片設計/Kato 本文出處/摘錄自台灣廣廈出版《爸媽的第一本不尷尬性教育指南》
「跟小孩一起在電視上看到女生跟女生接吻的畫面。孩子問為什麼兩個人在親親時我覺得很慌張,雖然先回答了是因為兩人相愛才這樣,但要是我的小孩對同性戀感到好奇而跟著做的話怎麼辦?」—10歲孩子的爸媽
自從電影《波希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成為話題後,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性少數族群的議題。不論青少年或家長,關於性少數族群、多元性別的疑惑,已經成為我在性教育課程中一定會聽到的問題,在電視劇、網路、娛樂節目等媒體上,更是司空見慣的現象。
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覺得性少數族群是距離自己很遙遠的一群人。其實性少數族群不只存在於媒體之中,不論是同性戀、雙性戀,還是跨性別者或無性戀者,他們都以跟大家相同的面貌生活在我們的周遭,過著跟異性戀者沒有差別的日子,只是平凡人而已。
先來了解一下「性少數族群」的定義。
雖然每個人對性少數族群的認知與範疇稍有不同,但一般而言,性少數族群大多指具有「多元性別」的族群。多元性別的英文LGBT,是由女同性戀(Lesbian)、男同性戀(Gay)、雙性戀(Bisexual)及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字首組成,由此可知,世界上除了男、女之外,還有許多其他性別存在,也不僅僅有異性戀這一種性向。
在傳統的社會觀念中,普遍認為「女性跟男性結婚」、「按照與生俱來的生殖器辨別性向」才是正常的狀態。然而,有些人會從同性的人身上感受到性魅力,也有些人心理和生理上的性別沒有辦法同步。對這些人而言,社會長久以來劃分的「正常範圍」,無疑是痛苦而沉重的枷鎖。也因為偏離「大多數」,所以不被稱為主流(Major),而是非主流(Minor),也就是少數族群。
大多時候偏見的產生,是因為不夠瞭解。如果聽到孩子詢問性少數族群的問題感到苦惱,這表示我們心裡的偏見形成了抗拒感,認為是不該碰觸的話題。希望各位家長拋開預設立場,用更客觀的心態試著瞭解看看吧!你會發現,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特別。
如何說明性少數族群
●檢視自己的偏見
在我們的社會中,根深柢固許多對多元性別的偏見。當我們戴上有色眼鏡,這些人的人格、經歷、特質都不見了,只把他們當成「性少數」的群體來一概而論。正是這種標籤導致了歧視、暴力的產生。以下是5種最氾濫的錯誤觀念,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撇開異樣眼光,用更寬闊的角度欣賞世界。
偏見1:同性戀是因為分不清楚愛情和友情
跟大人相比,青少年的精神層面尚未發展完全,所以我們會否定他們性方面的本質。但這個時期其實是不斷思考、探索自我的時期,搞不好孩子們還比大人更了解自己。帶有這種偏見的人無法把異性戀以外的愛情形式視為普遍性的存在,也無法想像這種事情,像這種全盤否定的態度,也是一種不尊重性少數的行為。
偏見2:性少數族群會做出變態的行為
在各種媒體上,常把同性戀跟愛滋病之類的性病綁在一起,斥責他們是社會的毒瘤,將他們的性生活描述得混亂不堪。像這種強調一夜情、同志性病的腥羶主題,其實是媒體為提升點閱率所做的風向操控,唯有學會建立媒體素養,才能減少對性少數族群的偏見與對立。
偏見3:常常接觸同性戀的話,就會變成同性戀
如果這是事實的話,過去的媒體上只有異性戀者出現,怎麼還會有同性戀呢?現在也是同樣道理,到處都是異性戀的戲劇、電影,這個世界為什麼還有性少數族群?
偏見4:性向可以藉由治療或教育,變回世俗眼光認為的「正常」
性取向不會因為諮商或治療而有所改變,就算有宣稱能把同性戀變正常的治療,也絕對不要嘗試。過去有一段時期,同性戀者、跨性別者被歸類為精神疾病,然而世界衛生組織早已經準確指出,性取向、性本質根本不需要接受治療。
偏見5:同性戀從外貌就看得出來
這個是非常嚴重的歧視。這個偏見是因為我們將透過媒體接觸到的同性戀的印象,代入到所有的同性戀者身上,不論是誰都不該因外表而受到評論。
●掌握孩子了解的程度
當孩子提出關於多元性別的疑問時,可以先以問題反問,藉此了解孩子瞭解的程度、汲取過哪些知識。以本篇開頭的舉例來說,可以問問孩子「那你覺得為什麼她們兩個會親親呢?」來開啟對話。如果孩子對多元性別還不是很理解,跟他一起找資料查詢也是不錯的做法。
●抱持尊重的態度
就算身為家長的我們對多元性別了解不深也沒關係,爸媽不可能什麼都懂,但要注意一點,就是在講到同性戀、跨性別者時,請務必以尊重、平等、人權的態度來談論。讓孩子知道這世上存在各種形式的愛情、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進行,對不同的群體也會有不同的觀點。我們不能歧視跟自己不一樣的人,每個人都有權利享受幸福的生活。
性向不會傷人,偏見才會
很多人會擔心,要是孩子接受了跟多元性別有關的教育,會不會也變成同性戀?美國第一個出櫃的同性戀政治人物哈維.米爾克(Harvey Bernard Milk)曾經這樣說:「我是由異性戀的父母所生下的,我在極端異性戀的環境中成長,那為什麼我會是同性戀者呢?」
性向不是由教育造成的。
每當講這段話時,我都會想起電影《為巴比祈禱(Prayers for Bobby)》,這齣以真人真事為基礎所改編的電影。故事是這樣子的,有一位叫巴比的青年出櫃了,而他的母親瑪麗想藉由宗教的力量來治療他,瑪麗每天禱告,在兒子的視線所及之處貼滿寫上聖經章節的紙條。瑪麗對同性戀的偏見,讓她完全聽不見巴比說的話,也看不見他的痛苦。最終還說出了「我不想要一個同志的兒子」這種話。
結果巴比因為得不到家人認同,加上無法承受社會觀感而絕望自殺了。受到衝擊的瑪麗在跟某次跟牧師的對話中,終於體悟到震驚的事實—「上帝沒有治癒我兒子,是因為他沒有任何問題。殺死巴比的人是我。」在這之後,瑪麗在同性戀自由日的演說上發表了這段言論:「我非常懊悔自己對同性戀的無知,從前我所認為的,全是偏頗、扭曲人性的誹謗。」在這段被譽為電影中的經典畫面之後,瑪麗成為捍衛多元性別的人權運動家,保護更多青少年的性別權利。
多元性別的教育其實就是一般人權的教育,如果我們會歧視多元性別族群,哪有辦法以真心來尊重其他人?人們身上若帶著歧視的弓箭,總有一天會把歧視的箭射向其他地方。如果孩子擁有對於平等的敏銳度,那不只是同性戀、雙性戀或跨性別的人,面對其他任何與自己不同的人時,也都能夠保持公正、平等的正向心態。
平等的話語能培養出尊重的態度,帶給社會進步的能量。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要以歧視的態度來對待與傷害性少數族群,請好好教育孩子。
不僅如此,如果我們的孩子是同性戀,那父母的「平等」將會成為比一切都來得強大可靠的力量。光是大人能夠認可真實的他們,就足以讓孩子產生勇氣,克服充斥著歧視的社會眼光,勇敢自信地走出去。
當宗教信仰與孩子的性傾向形成對立
「憲法會保護宗教人士、也允許宗教自由。然而宗教人士或宗教卻超越憲法,帶給對方傷害或箝制自由,這種行為是不正確的,反而會危害到宗教的地位。歧視是一種暴力,也非自由所允許的主張。」—英國知名大主教 羅雲.威廉斯(Rowan Douglas Williams)《門徒:歸回屬靈生命的初心》
每當同性戀的話題浮上檯面時,基督教團體都會發表相關言論,但有趣的一點是,不論是反對或贊成,各自立場的根據都是來自聖經。事實上,聖經當中只有幾個章節提到同性戀,卻會隨著兩方解釋觀點的不同而有所分歧。
雖然對同性戀的解釋有所分歧,但對於神的「愛」,大家都有一致的認同。如果所有人都是因為神而領受愛的存在,這麼一來,那我們怎麼能對性少數族群隨便指責呢?
就算宗教信仰再怎麼堅定,也不能以歧視或暴力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信念。即便不是打人這種具體的暴力,但用強迫的方式、利用父母的權威來壓迫,這其實都是無形的暴力手段。若因自己的宗教信念而帶給孩子傷害,孩子不只是從父母身上,也會受到來自宗教的傷害。基督教常常會把神比喻成天父,讓人聯想到父親的可靠跟寬大的胸懷,請不要因為自己的信仰觀念,讓孩子失去這兩種支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