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茲卡病毒 你需要了解的新興傳染病!

自2015年下半年起,台南及高雄為控制臺灣南部的登革熱疫情而焦頭爛額時,在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正開始出現快速擴散的新興病毒疫情「茲卡病毒」,直到登革熱疫情因逐漸進入冬天而控制下來時,茲卡病毒才因為臺灣在2016年1月出現首例境外移入之病患(來自泰國)而浮上檯面,為大眾所關注?起初被疾病管制署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隨著國際疫情的升溫,世界衛生組織(WHO)於台北時間2月2日凌晨2時30分宣布巴西小頭症及急性多發性神經炎(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吉蘭-巴雷症候群,一種會造成漸進性感覺及運動神經麻痺的病徵)已達國際公共衛生緊急關注事件,疾病管制署隨即成立署級指揮中心,並將茲卡病毒感染症改列為與伊波拉、MERS(莫士)同級之第五類新興法定傳染病。

茲卡病毒是什麼呢?

茲卡病毒(Zika Virus)為黃病毒(黃病毒科、黃熱病毒屬)的一種,是一個有包膜、二十面體、單股RNA病毒,和登革熱病毒屬於同一個病毒的家族,同樣都是透過蚊子叮咬(在台灣可傳染的媒介為埃及斑蚊以及白線斑蚊)傳播。最早在1947年於烏干達茲卡森林中的彌猴體內分離出來,第一位被報導的人類感染者是在1954年的奈及利亞,首次群聚事件發生在1978年的印尼,而2007年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雅蒲島爆發的群聚疫情,使此疾病受到注意。除蚊子叮咬外,其他傳染途徑包含:性行為、輸血或是哺乳均為可能的感染途徑。

茲卡病毒感染後的臨床症狀相較於登革熱而言比較溫和,並不是每一位感染者都有明顯症狀,平均約有25%的感染病例會出現臨床症狀,典型的症狀是發燒(通常是微燒)合併斑丘疹、關節痛(主要是手和腳的小關節)或結膜炎等,其他常見症狀為頭痛、後眼窩痛、厭食、腹痛及噁心等。這些症狀通常在3–12天的潛伏期過後開始,症狀持續約2–7天,常會被忽略或被誤認為登革熱。過去報告多認為茲卡病毒感染症通常不至於造成重症或住院個案。然而在2015年中南美洲開始擴散的疫情中,巴西甚至出現了超過4,000例患有胎兒小頭畸型的新生兒,被留意到茲卡病毒由母體傳染給胎兒而造成發育異常的可能性;除此之外,2013-2014年的法屬玻里尼西亞以及2015年的巴西疫情也都因小頭症與急性多發性神經炎,被世界衛生組織因此乃將巴西與法屬玻里尼西亞所留意到,提升為全球公衛緊急事件。若單獨就病毒感染對成人所產生的影響而言,絕大多數的症狀都不嚴重。然而目前雖無法證實因果關係,但和胎兒小頭畸型有高度的相關性,是茲卡病毒造成全球關注的主因。

在2016年2月份的新英格蘭期刊中,更有一例巴西罹患小頭症的死胎接受病理解剖後,在腦部的組織裡找到茲卡病毒的存在,間接支持了病毒感染與小頭症的相關性。在茲卡病毒的治療方面,就如同登革熱病毒一樣,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藥,主要的治療方式為在排除其他可能的感染之後,以支持療法為主。

流行病學現況

在2015年5月WHO證實巴西東北部出現本土的茲卡病毒感染確診病例,為美洲地區首例,2016年1月疫情擴增至中、南美洲10餘個國家/地區,包括:巴西、哥倫比亞、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墨西哥、巴拉圭、蘇利南、委內瑞拉、宏都拉斯、巴拿馬、法屬馬丁尼克、法屬圭亞那、波多黎各、海地等皆出現本土疫情; 而歐洲地區14國、美國、加拿大、以色列及紐西蘭、澳洲、中國大陸等均報告少數自美洲地區、泰國或東加、薩摩亞境外移入病例。因此,因應目前國際間疫情流行狀況,疾管署已將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亞洲地區馬爾地夫、泰國等36國/屬地之旅遊疫情建議列為第二級警示(Alert);東南亞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4國及非洲加彭列為第一級注意(Watch)。

如何預防及注意?

目前台灣無本土病例,因此最重要的是出國旅遊時應該先注意政府的公告, 避免到茲卡病毒流行的地區,尤其是孕婦或是計畫懷孕之婦女,最好暫緩至茲卡病毒感染症流行區的旅遊計畫,若是無法避免仍須前往疫區時,自我防護的措施其實和登革熱相同, 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身體裸露部位塗抹衛生福利部核可之防蚊藥劑,睡覺時可掛蚊帳避免蚊子叮咬。懷孕婦女如有茲卡病毒感染症流行地區旅遊史,且於旅遊期間或之後2週內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告知醫師旅遊史。醫師將採檢送驗,必要時會進行胎兒超音波檢查,確定胎兒是否有小頭畸形或顱內鈣化的情形發生,以利後續產前檢查追蹤。

最後貼心的叮嚀

總而言之,茲卡病毒在過去幾十年的監測中並未有特殊的異常病程,唯獨近幾個月突然增加的小頭症胎兒為這個病毒的疫情增添許多的謎點,在未完全解開這個病毒的致病機轉及影響之前,儘量避免可能接觸到病毒的機會方為上策。
本文作者:亞東醫院感染科 楊家瑞主任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