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青少年性別認同障礙之認識與處理

一名十九歲的少年因為與學長過從甚密而被父母要求就醫,進一步了解後發現該少年其實從國小六年級就有欣賞同性的傾向,國中時雖然曾經短暫交往女友,但最終仍喜歡與同性互相愛戀的感覺。

另一名就醫的十八歲小晴,穿著飄逸及膝裙、動作優雅嬌柔,其實身分證上登記是男性。他說打從腦海中有性別差異的概念後就認定自己是「女兒身」。小時候玩遊戲與角色扮演都是女性,對於男孩喜歡的活動則完全沒興趣。青春期後痛恨自己的第二性徵,並嘗試女性裝扮出席公眾場合,覺得那才是自己的衣物和應有的扮相,也有了交男友的經驗。小晴不覺得自己跟別人有何不同,就只是「靈魂裝錯了軀殼」,打算透過變性手術做真正的自己。

以上兩個案例分別是典型的「同性戀」和「變性慾」。前者與對他人的「性取向」有關;後者則與對自己的「性別認同」有關。一般民眾易將兩者混淆,甚至擔心「同性戀就是想要變性」的謬誤。而「性別認同」與「性取向」又被視為青少年發展時期中重要的一環,尤其受到社會輿論、家人期待以及藝術媒體資訊等衝擊影響,容易造成青少年認同過程中產生矛盾感。現在讓我們簡單了解一下其中的差異吧。

「性別認同」與「性取向認同」差很大

兒童約兩歲就會有性別認同的概念,依據外在特徵來判定男性或女性,6-7歲時會進入性別恆定階段,由接納生理性別、扮演社會性別角色,到心理和生理性別一致。進入青春期後,隨著第二性徵發育與性別差異的意識浮現,雖然會出現短暫的迷惑、困擾或是企圖隱藏性徵等(例如:刻意讓發育的胸部不明顯),但多半仍可在適應期中順利度過,並完成性別認同的階段性任務。但有些青少年意識到自己會持續強烈地認同另一種性別的角色(例如:男孩會蓄長髮或使用女性物品),同時會對自己的性別角色感到煩惱或不適當(例如:企圖隱藏或是傷害自己的生殖器),這些無法接受與認同自己的生理性別,也就是所謂的「性別認同障礙」。他們跟「單純」不喜歡刻板性別角色行為的青少年有所不同,後者並不會排斥自己的生理性別。

這些人在成年之後可能持續將自己視為另一性別,甚至施打荷爾蒙或期待能夠轉變性別(也就是上述的變性慾)。但有少部分青少年因為受到社會價值或環境期待影響,需要摸索的時間較長,甚至有少數人因為擔心社會觀感或遭受人際關係破裂,寧願選擇維持原狀(例如:僅接受荷爾蒙療法或在外型裝扮),對他們而言,內在自我的性別認同及肯定其實更為重要。

而同性戀則沒有「性別認同」上的困擾,他們認同自己的生理性別,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受同性所吸引,愛戀或慾望投注對象的「性取向」是以同性為主。目前「性取向」較廣為接受的概念是視為一連續光譜的變化,大多數受同性/異姓/雙性吸引程度的不同;其實精神醫學會早已將同性戀自精神疾病名單中刪除,視之為正常。但受到社會風氣或同儕輿論壓力影響,有些青少年可能要花好幾年的摸索才能確定自己的性取向,甚至在與異性交往、結婚生子後才領悟到自己原來是同性戀。而有少部分「潛伏型同性戀」的青少年則對自己的同性性取向仍矇懂未明,但並非不願承認或不敢出櫃。

青少年的性心理發展中,有一段時期是自然傾向的同性間嬉戲,似有短暫同性戀行為,例如:假同性戀、情境型同性戀(常見男校、女校、軍隊、監獄中),但並非真的就是同性戀。

需要給予的協助

目前研究對同性戀與性別認同障礙的成因尚無定論,親子教養也沒有絕對性影響,多數學者仍同意先天體質為主要影響,父母在協助時宜注意的事項如下:

* 若家長發現子女仍於混淆摸索階段時,勿過度驚慌或亂貼標籤(如:會址上愛滋病等),批評與責難只會給他們更大壓力,再加上青春期的叛逆,會讓認同更艱難。可試著採取態度開放、同理接納與不預設立場,協助他們一起面對,而這樣的過程通常是需要時間等候與耐心陪伴。

* 若性別認同或性取向已較為明確時,需要協助青少年度過祕密被揭開的擔憂與適應難關,協助化解家庭中連帶引發的危機感或緊張衝突,以持續維持家庭結構運作。藉由專業人員意見,提供家人訊息及管道(如:同志成長團體等),並考慮安排家庭治療來協助雙向溝通。

* 身為父母親也無須自責或澳惱,是否自己在孩子童年時做錯什麼?關心不夠才害他變這樣?甚至期待醫療「可以把他變回?」。目前學界已瞭解到性別認同與性取向很難改變,這些青少年也容易因為飽受輿論壓力與折磨,出現情緒欠穩甚至企圖自殺的情形。治療主要在於協助他(她)以自己所認同的性別或性取向適應生活,調適其心理與社會壓力所引發的情緒反應,而不是改變他們的同性戀性向或是企圖更換「腦袋」來迎合生理性別。

青少年自我接納的過程中常伴隨別人混雜的反應,不論同性戀或性別認同混淆,他們的價值觀跟一般人無異,也渴望與某一特定對象保有親密關係。個體一旦開始接受性取向或性別認同是代表「我」這個人的一部分,就比較能接受自己的感覺、較能夠視自己為一完整、複雜又獨特的個體,也較容易以正向健康的方式認同自己,並達到較為適應良好的狀況。

本文作者:亞東醫院精神科 蔡佳妏心理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