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上工治未病

唐代大醫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論診候第四》中提到:「古人善為醫者,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於事混淆,即病者難以救矣。」即將人的狀況分為未病、欲病、已病三個層次,未病就是陰陽平和,身體健康,沒有疾病;欲病就是已有小恙,但可能釀成大疾,孫思邈提到:「凡人有不少苦似不如平常,即須早道,若隱忍不治,希望自差,須臾之間,以成痼疾」,意思就是有病要早治,若不治,變成痼疾就難治了,外表看來僅僅是「苦似不如平常」,難以診斷程某一疾病,只是現代人所說的亞健康狀態,全身檢驗指標都正常,但是一種介於未病與已病之間的狀態。

「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五臟未虛,六腑未竭,血脈未亂,精神未散,服藥必活」,孫思邈再度告誡,在臟腑未衰敗,氣血運行尚未紊亂,病勢在輕淺的階段,及時服藥調理,常常能夠痊癒,這就是欲病先防的觀念。

《黃帝內經》中也提到:「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再次闡述治未病的重要性。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也闡述了疾病先防的觀念:「與其救治於有病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蓋疾成而藥者,徒勞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為醫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攝生之理。夫如是,則思患而損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如醫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提到治未病的觀念:「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現代醫學也發現了,在肝病肝硬化的末期,人很容易腹瀉,即使是肝炎的早前,腸胃也是越來越不好,消化脹氣噁心嘔吐,這時就要趕緊調理腸胃,就是所謂的「實脾」,讓脾土不讓肝木來剋,阻斷病情的惡化,也讓肝臟更健康。

最好的醫學是不讓人生病的醫學,最好的醫生是不讓人生病的醫生,能夠未病先防,才是真正的養生智慧。

作者 中西醫師 鄧正梁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醫博士
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本文作者: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鄧正梁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