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認識失心瘋

二十多歲年輕的女性由母親陪同來門診,主要問題是連續一個多月的入睡困難,詢問之後發現她有長期的過度緊張,容易煩躁不安、疲倦,也經常睡不著或睡不安穩。這一個多月工作壓力較大,每晚都非常難以入睡,並出現食慾不振、興趣減低、悶悶不樂的情形。診斷並不難-“廣泛性焦慮症”合併憂鬱症症狀、並未達重度憂鬱症之嚴重度;治療也不困難,但需要數個月服用藥物。最後的問題是這一對母女內心的懷疑:『假如再這樣一直睡不著、或長期吃藥,會不會ㄑ一ˇㄒ一ㄠˋ,變成神經病?』

認為長期處於失眠、緊張、憂鬱,或長期吃精神科的藥物〈或即使只是經常到精神科看病〉到最後都會精神崩潰,變成ㄑ一ˇㄒ一ㄠˋ〈神經病〉,這樣的想法是很常見的。雖然這或多或少代表對自己狀況的一種自我嘲笑或過度擔心,並不一定真的認為自己會變成喪失現實感、行為異常的嚴重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但這些其實都代表了對精神疾病的缺乏認識與不良的刻板印象,亦即所謂的標籤化〈stigma〉。在內心裡隱隱然把精神疾病患者都視為“不正常”、“發瘋”,“治不好”,只是時間未到而已。

這樣的觀念和一般常常在講的“失心瘋”、“精神崩潰”應該有很大的關係,精神科的從業人員經常可以聽到家屬描述精神分裂症病人多年前發病是因為當年的感情失敗、聯考失利、或長期的睡眠問題,聽久了老實講會有一點兒膩煩。試問失戀過的、人生有過重大挫折、長期有焦慮症狀的有多少?搞不好沒有這些問題的幸運兒只是我們之中極小的一部分,但是把精神分裂症、妄想症、較嚴重的躁鬱症加一加也都還佔不到人口的百分之五,怎麼會差這麼多?是不是只有那些軟弱,不夠堅強的才會崩潰、才會失心瘋呢?

首先要澄清的是,依一般臨床的經驗,精神分裂症或嚴重躁鬱症等患者在剛發病時不一定有十分惡劣的生活事件發生。往往是因為其發病了,思考判斷上開始出了問題,才讓一些平常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嚴重化,甚至一發不可收拾。常會造成錯誤印象的是來自我們的八卦天性,喜歡曲折離奇、衝突悲傷的故事,想想假如一個精神疾病患者的發病只是慢慢功課退步,然後開始有幻覺、妄想,背後一點故事都沒有,那麼誰去傳它啊?越像是連續劇的內容,越能符合印象中“失心瘋”的樣子,更能保證傳誦一時,永銘於心。

這就是所謂的刻板印象,就像一般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印象幾乎都是來自街道上胡言亂語的流浪漢、雜誌報紙裏思考怪異的殺人嫌犯、電視畫面中潑屎潑尿的惡鄰居;一般人看過負責盡職,努力扮演好自己角色的病患嗎?會在茶餘飯後去討論他們嗎?即使情況不好到如前所述的患者或許只佔精神分裂症中的十分之一不到,刻板印象中依然卻以他們來代表所有的患病者,只因為他們易於被辨識、易於被報導,這樣公平嗎?

失心不會瘋,精神也沒有那麼容易崩潰,更和軟不軟弱無關,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顯示嚴重的精神疾病和先天體質〈即基因〉有密切的關係,越來越新的治療藥物也相當大程度地改善了這些患者的狀況。原先對這些患者錯誤的、不好的刻板印象其實是非常需要更改的,希望大家要有正確的瞭解,好好幫助那些因為生病已經受了很多苦的病患與家屬,並能從此把那個不好的標籤從我們的心中拿走。
本文作者:耕莘醫院 心理衛生科 黃偉俐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