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今日人氣

      1889

      累積人氣

      29

      粉絲數

      205

      回答數

      148

      文章數
詩 篇 121
2016-06-09 00:00:00 作者:林為文 分類:心情點滴
1 ( 上 行 之 詩 。 ) 我 要 向 山 舉 目 ; 我 的 幫 助 從 何 而 來 ? 2  我 的 幫 助 從 造 天 地 的 耶 和 華 而 來 。 3  他 必 不 叫 你 的 腳 搖 動 ; 保 護 你 的 必 不 打 盹 ! 4  保 護 以 色 列 的 , 也 不 打 盹 也 不 睡 覺 。 5  保 護 你 的 是 耶 和 華 ; 耶 和 華 在 你 右 邊 蔭 庇 你 。 6  白 日 , 太 陽 必 不 傷 你 ; 夜 間 , 月 亮 必 不 害 你 。 7  耶 和 華 要 保 護 你 , 免 受 一 切 的 災 害 ; 他 要 保 護 你 的 性 命 。 8  你 出 你 入 , 耶 和 華 要 保 護 你 , 從 今 時 直 到 永 遠 。
小睡一下 有益您的身心------Take a nap 序 心寧診所院長林為文博士
2016-06-09 00:00:00 作者:林為文 分類:心情點滴
  睡眠,對人類而言是一非常基本且重要的活動 。 研究顯示新生兒每天應有 14-15 小時的 睡眠 ;小學生 應有 10-11 小時的 睡眠 ;青少年 應有 8.5-9 小時的 睡眠 ;成年人則 應有 6-8 小時的 睡眠 。 換句話說,人的一生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花在 睡眠上 。因此 ,充足且良好的睡眠是身心健康的基本要件之一 。       睡眠失調在臨床上可能出現 白天精疲力竭、倦怠、記憶力減退、易怒、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狀 ,長期 睡眠失調甚至會造成身心方面的疾病 ;反之 , 身心方面的疾病也常會造成或合併睡眠失調 。根據臺灣睡眠醫學會的調查 ,台灣 18 歲以上的人口約有 1/4 的人有失眠的困擾, 11.5% 的人 ( 約二百萬人以上 ) 有慢性失眠 。而 慢性失眠可能產生下列後遺症 : 憂鬱症、心血管疾病、長期倦勤怠工、增加行為障礙、影響工作表現 。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精神疾病診斷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 對睡眠障礙定義包括兩個要點:(1) 連續睡眠障礙時間長達一個月以上 (2) 睡眠障礙的程度足以造成主觀的疲累、焦慮或客觀的工作效率下降、角色功能損傷。一般而言 , 睡眠障礙包括失眠、嗜睡、睡醒週期失調、類睡症(parasomnia) 等。       失眠的診斷以每週至少三天因入睡或睡眠維持困難,造成睡眠品質變差或睡眠時間減少 ,且白天出現倦怠 、 情緒煩躁 、難以專心或身體不適等症狀 ,進而影響學習或工作 。失眠本身通常是由其他狀況所引起的 , 包括身體疾病症狀(如氣喘或關節炎)、精神疾病(如憂鬱症)、處方藥品(如類固醇)、調養用藥、食物與飲料中的酒精和咖啡因、不良的睡眠習慣等。也有其他特殊的睡眠障礙,如:睡眠呼吸暫止症或腿部不寧症候群。另外,睡眠問題也可能是因為生理時鐘週期的節律受到干擾所導致的。       近幾年由於西方 睡眠醫學的進步 , 在 睡眠障礙的診斷與治療上有一些新的觀念,對睡眠的某些迷思也有些突破。過去許多人( 包括醫學專家) ,認為白天儘可能不要睡覺,否則會影響夜間的睡眠 。 目前則認為 午睡不會干擾夜間睡眠,只要午睡不超過3 小時,且在正常夜間入睡前的3 至4 小時前完成即可 。而且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 白天的小睡 ( 如午睡 ) 對身心健康是有益的 。如2007 年 希臘雅典大學醫學院及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針對近 24,000 位希臘成人進行 6 年研究,發現常午睡的人與不午睡者相較,每周至少午睡三次,每次至少睡 30 分鐘者,因心臟疾病而死的機率下降 37% 。       在此推薦由商周出版社謝靜雯小姐翻譯 , 哈佛大學心理學 博士莎拉.梅德尼克(Sara Mednick) 所寫的書「 小睡一下 」 ,就是針對白天的小睡,對身心健康的助益提供許多科學的證據 。莎拉.梅德尼克博士從懷疑小睡到全心投入相關研究 ,並與美國 MetroNaps 公司 發展出一套程序及設備,使短暫的休憩可以產生最好的效益。她的研究團隊發現 小 睡顯然有助於人類健康的各個面向,包括較佳的心臟功能、賀爾蒙調節及細胞修護,可讓人更長壽、更有活力,可保持較佳靈敏度、降低壓力,使整天精力充沛、增進記憶力及創造性的洞察力。 「 小睡一下 」以深入淺出的方式 ,一步步帶您建立睡眠的正確觀念,並對如何小睡提供具體可行的方法 。相信此書對長期睡眠不足或深受 睡眠障礙困擾 的國人,是一帖良方。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從精神醫學角度看攜子自殺 心寧診所院長林為文博士
2016-06-09 00:00:00 作者:林為文 分類:心情點滴
  生命對我而言已失去任何意義!當我從昏睡中醒來,望著身旁已陷入昏迷的一雙兒女,往事如電影般一幕幕在眼前飛越著 …     小時候的生活充斥著父母彼此謾罵的聲音,國中時他們離婚了,把我丟給舅舅撫養。但舅舅的婚姻也有很大的問題,青澀的戀愛使我很早就踏入了婚姻,以為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家庭生活。     無奈先生在稍有經濟基礎,一雙兒女相繼出生後沉溺於賭博,終致負債累累,加上地下錢莊無所不用其極的討債,逼著我到處籌錢,嚐盡了人情冷暖,終日憂心忡忡。     今日收到法院通知房子將被查封,望著親手佈置的家即將被拍賣,而先生也不知去處。在萬念俱灰下,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也決定帶著摯愛的兒女一起走,免得他們面對無盡的痛苦與絕望 …       上述的個案是典型的自殺合併殺人,又稱 「謀殺 - 自殺( murder-suicide )」 。 過去的研究顯示自殺的個案中常會合併殺人,特別是父母帶著子女或祖父母帶著孫子女。國內方面 根據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發現,報載攜子自殺案例在民國 81 年時僅有 4 件,到了 94 年則為 32 件,而自殺方式則以吞食安眠藥後,燒炭自殺者居多。 依據兒福聯盟實務工作經驗發現,「經濟」、「婚姻 / 家庭關係」、「健康」是維繫家庭功能的「黃金三角」,如果其中一角出了狀況,家庭本身又缺乏足夠的資源,就成為「高風險家庭」,而這類家庭容易有兒童虐待、攜子自殺等問題。   過去的研究也發現,自殺的個案常合併精神疾病,特別是憂鬱症。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發現,攜子自殺的女性合併精神疾病的較男性多。在致死性方面,男性加害者的加害或自殺方式,較女性的高。而在觸發因素方面,母親通常是家庭、經濟的因素,父親則為失業、經濟的因素。另外雖然加害者大多都是父或母單獨的個別行為,但是,父母雙親的集體自殺以及同居人的加害行為已逐漸出現。 研究也發現在殺子的動機上,「利他型」約佔三分之二,意謂著父母認為帶孩子一起走對孩子們是最好的。主因父母擔心自己離世後無人可託付,擔心孩子在世上受苦。 其次是「報復型」,約佔四分之一,常常是父母爭執之後,一方與孩子一起離世,目的是要讓另一方永遠懊悔。 在預防攜子自殺方面,研究發現若有下列狀況時需特別注意:孩子的生活作息有非預期或突發的改變;主要照顧者罹患精神疾病、酒癮或藥癮,且未就醫或未持續就醫;主要照顧者的家庭成員關係紊亂或有人際、婚姻等衝突;家庭成員曾有自殺傾向或自殺紀錄者;主要照顧者(通常是父母長輩)突然跟孩子道別、突然分送貴重禮物給家人、告訴孩子「不再有痛苦」、「不再有悲傷」等語言。 另外也要教育孩子,當聽到或注意到不同於平常的生活狀態時,要打電話求助婦幼專線「113 」、生命線「1995 」、張老師「1980 」,或是打電話跟師長,好友、同學求助告知。 若孩子的個性是沈默寡言,則多注意孩子的畫作、作文、週記… 等,從日常記錄中可以找到可能的危險因子。政府方面,應採取一切立法、行政、社會與教育措施來防止兒童遭受身心傷害與不當對待,並落實「高風險家庭預防性服務」,建立完善的兒童保護的初級預防制度,提供充足的資源與社工人力,主動並及早介入這些家庭,以預防類似悲劇一再發生。媒體方面,在報導類似事件時要很謹慎,勿過度報導以避免模仿效應。          攜子自殺原因很多 ,關鍵在於父母面對人生的挫折壓力時,如何適時的尋求資源,了解父母擁有子女的「教養權」而非「所有權」 ,也沒有權力決定孩子的存亡 。當我們發現家人或親友出現憂鬱症狀,特別當合併自殺意念時,除了協助他們尋求精神科專業人員的診治,最重要的是接納、陪伴與支持他們,走出死蔭的幽谷。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祢與我同在;祢的杖,祢 的竿,都安慰我。」 您若正處於悲傷絕望中,請您不要放棄,因為 「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人的盡頭,就是 神的起頭,與您的孩子一起來到 神面前,傾心吐意向祂祈求,憑著信心求,相信神一定會帶您「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您在可安歇的水邊。」
突破規限的福音
2016-06-09 00:00:00 作者:林為文 分類:心情點滴
虔誠及敬畏不單是一種理念,更是生命及行動 。 順服叫人遵守規條,但仁愛叫人知道何時應破戒。
迷失的自我: 從劉俠事件談解離症 心寧診所院長林為文博士
2016-06-07 00:00:00 作者:林為文 分類:心情點滴
   今年(2008) 二月劉俠女士在沒有預警的情形下,被印傭施暴而導致死亡的事件,曾引起廣泛的討論。而該印傭在精神鑑定後,被診斷為解離症(dissoicative disorder )。   一般來說,解離症的發生率也較其他精神疾病來的低,國外的流行病學率約0.01% 。雖然如此,在報章雜誌、電影等媒體上,以這類疾病為主的題材卻是很常見的。  但何謂解離症呢?   簡單的說解離症主要是意識、記憶、身份、或對環境的正常整合功能遭到破壞,因而對生活造成困擾,而這些症狀卻又無法以生理的因素來說明。   美國精神醫學會的診斷手冊第四版,將解離症分為四大類,包括解離性失憶症(亦稱為心因性失憶)、解離性迷遊症(亦稱為心因性迷遊症)、解離性人格疾患(亦稱為多重人格違常)與自我感消失症(depersonalization disorder )。   這一類的個案通常無法維持一個完整且一致的自我,常常不知道自己是誰,或經驗到有很多的『我』。目前認為『解離』是對『創傷』的一種自我防衛機制,可以幫助患者『離開』所受的創傷,也可以『減緩』該創傷進入他們的生命中。研究顯示『解離現象』(dissociative phenomenon )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少,男性與女性的盛行率是一樣的,而兒童時期受到身體與性方面虐待的人較容易有解離症。      解離性失憶症被認為是最常見的解離症,此病最常見的是對個人身份(personal identity )失憶,但對一般資訊的記憶則是完整的。而事實上在所有解離症中,失憶是最常見的症狀。解離性失憶症患者中女性多於男性,年輕成年人多於年長的。這一類個案的失憶發作通常很突然,患者會無法回憶先前的生活、或人格,且主要是失去「過去的記憶」,特別是創傷性的生活事件。   解離性迷遊症的行為通常更有目的的與失憶結合,患者常會離開原來的家庭或工作,旅行到另一個陌生的地方建立另一個家庭或工作。當他們被尋獲後,他們已經有一個新的『自己』,但無法記起個人過去的重要資料(如原來的姓名、家人、工作),而且新的我與舊的我並不會交互出現。此病很少見,通常發生在戰爭、重大災難事件後。 解離性人格疾患就是大家熟悉的多重人格違常,它是一慢性的疾病,也被認為是解離症中最嚴重的疾病。   此病通常與兒時的性或身體的虐待有關,患者通常有二種以上的人格,在不同的時期某一個人格會成為主要的人格,而且彼此忽略,一個人格出現時,另一個人格就隱沒不見。兩個人格有各自的記憶、情緒、行為模式、態度等,而且差異通常很大,好像兩個靈魂住在同一個軀體身上。   此病的發生原因不明,但是研究顯示:反社會人格者、酒精與藥物濫用的個案容易有此病。自我感消失症是自我(self )持續或重複的知覺到自我暫時消失不見了,覺得自己很陌生且不真實,患者常覺得自己像機器人、在夢境中、或者覺得已經離開自己的身體,這種感覺讓患者很不舒服,而且他們也知道這些症狀不是真的。      至於解離症的病因至今仍眾說紛紜。過去的研究顯示,遺傳可能與解離症有關。如有的研究發現解離症患者的一等親罹患解離症的機率約為一般人的8-10 倍,但另一些對雙胞胎的研究,卻有相反的結論。無論如何,基因與解離症的關係,仍有待更大規模的研究。在致病機轉上,一般認為可能是「心理功能的解離」,也就是原本能自我覺知與統整的個體,因為面對壓力,解離成各部份,使意念、記憶、行為被排除在意識之外,造成失憶、人格變化等症狀。   雖然致病機轉未有定論,心理因素普遍被認為是誘發此病的導火線。一般認為患者可能先有因為基因與生活創傷造成的內在缺陷,在面臨生活壓力事件時,自我無法成熟因應,而產生解離現象。在治療方面通常是以心理治療為主,包括找出並適當處理壓力源、適度的傾聽、催眠治療或以藥物輔助式的會談、鼓勵病人去克服症狀(如回憶)。   綜言之,解離症雖然不是常見的精神疾病,但對個人與家庭社會的影響可能很大,需要我們仔細的評估與適當的治療,使患者可以早日從迷失的自我中找回原來的我,而且可以更加成熟健康的面對未來的生活。  
淺談精神疾病 心寧診所院長林為文博士
2016-06-07 00:00:00 作者:林為文 分類:心情點滴
  台灣社會紛擾日增,失業率節節升高,天災人禍一連串的衝擊,讓人情緒不安、無所適從,易產生壓力狀態;造成某些人因而失眠、心情低落、激躁易怒、焦慮恐慌、甚至有輕生念頭,若低盪的情形持續,容易讓不穩定的精神狀況趨於嚴重,加上近來自殺事件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讓人對精神疾病有種莫名的恐懼,但又想更真確的了解其內涵,使大家對精神疾病有概略的認識,除去不必要的害怕,且能以正確的態度面對。       精神疾病簡單的可以大分成二大類:器質性精神疾病與功能性精神疾病。前者主要是指因為身體的疾病或生理異常導致的精神疾病,如老人失智症、甲狀腺功能異常造成的情緒障礙等。後者則指非因身體的疾病或生理異常導致的精神疾病,又可分成精神病與非精神病。精神病的種類則包括精神分裂症、類精神分裂症、情感型精神病 ( 包括躁鬱症、重鬱症 ) 、情感型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等。非精神病的種類則包括環境適應障礙、焦慮症、解離症、性格異常、藥酒癮等。其中焦慮症則包括強迫症、恐慌症、社交焦慮症、畏懼症。     要強調的是,精神疾病的發生不是因為你的感情比別人脆弱、或是你懦弱無能、更不是你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至少目前醫學專家普遍認為精神疾病,和其他的身體疾病相似,與體質因素(特別是中樞神經系統)有關,並且是可以治療的。因此千萬不要認為得了精神疾病就低人一等,而遲延或不願就醫,使病情慢性化,愈早就醫,復原的可能性就愈高,不要延遲每個治療的機會。
行過人生的九一一 : 認識『藍色殺手』憂鬱症 心寧診所院長林為文博士
2016-06-07 00:00:00 作者:林為文 分類:心情點滴
  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場戰爭,在眾人毫無心裡準備之下,於 2001 年的九月十一日在美國紐約的地標開打起來。這場戰爭目前對人類長期的影響雖然尚未清楚,相信日後的歷史學家也會對這場新型戰爭多有討論,但它所帶來的立即衝擊卻是全球性的。        而生活在台灣的我們,從 1999 年的九二一大地震, 2000 年三一八的政治大地震(執政半世紀的國民黨被震成在野黨),政治結構丕變、紛擾日增,經濟成長每況愈下,失業率節節升高,自殺也躍升為十大死因;再加上 2001 年的桃芝、娜莉所帶來的土石流、二百年難得一見的洪水,股市從萬點到一度跌破四千點,風起雲湧的大小企業裁員減薪,我們的痛苦指數與美國九一一相比真的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一連串的衝擊,會讓我們感受到緊繃不安、不知所措,也就是所謂的壓力狀態;而這樣的狀態可能會使我們失眠、心情低落、激躁易怒、焦慮恐慌、無精打采、對未來悲觀、甚至有輕生念頭。      在筆者的精神科門診個案中,近三年因為情緒困擾而就診的個案顯著增加,且大多數都已經達到重鬱症或焦慮症的診斷。難怪有人預測二十一世紀人類的頭號隱形殺手,不是像賓拉登那樣的恐怖份子,而是情緒障礙,特別是憂鬱症。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要免於遭到毒手或將傷害減到最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認識與面對自己的情緒;一旦覺得已經遭受攻擊,最好能立即與相關專業人員並肩作戰,相信可以克敵致勝或至少盡快使自己從傷害中復原。所謂『不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 因此本文主要的目的在描述這個『藍色殺手』的特徵,期望能提高大家的警覺性,一方面能避免重蹈人生的『九一一』,另一方面也能知道如何與之作戰。   首先要強調的是,憂鬱症的發生不是因為你的感情比別人脆弱、或是你懦弱無能、更不是你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至少目前醫學專家普遍認為精神疾病(當然包括憂鬱症),和其他的身體疾病相似,與體質因素(特別是中樞神經系統)有關,並且是可以治療的。因此千萬不要認為得了憂鬱症就低人一等,而遲延或不願就醫,使病情慢性化。愈早就醫,復原的可能性就愈高。 那到底什麼是憂鬱症呢?為什麼它的殺傷力這麼強?   憂鬱症顧名思義就是情緒上出現問題,但它的症狀不只是情緒障礙而已,還包括睡眠障礙(失眠或整日昏昏欲睡),飲食障礙(毫無胃口或不斷的吃,導致體重下降或增加),性慾全無,認知功能障礙(注意力不集中、負面思考、抗壓性下降、記憶力不佳),衝動控制力變差(自殺或殺人),行為症狀(缺乏動機、對事物失去興趣、毫無樂趣、終日懶洋洋的),還有身體的症狀(頭痛、胃痛、肌肉緊繃)。有些憂鬱症甚至以戴著面具的方式呈現,換句話說患者不會感到情緒上的低落或障礙,而是以各式各樣的身體不舒服為主,也常抱怨記憶力不好。   臨床上若上述症狀,幾乎每天都有,持續二週以上,並且造成顯著的人際關係與功能障礙,就是嚴重型憂鬱症。憂鬱症的終生盛行率約有 5%~11% ( 推估台灣約有一百一十五萬到二百五十萬的人有憂鬱症 ) ,女性是男性的二倍,好發年齡介於二十到四十歲,通常是慢性化的病程。                 發作一次憂鬱症,再發率約有 50% ;發作二次,則有 70% 再發率;而發作三次以上,再發率則高達 90% 。及時與持續規則的治療,可以減低發作次數,進而大大減低再發率。而約有 20%~40% 憂鬱症會有非致命性的自殺行為, 15% 重鬱症的人最後以自殺結束生命。           憂鬱症除了患者本身受苦之外,周遭的親友也可能同受其苦。由上可知,憂鬱症這個藍色殺手,需要及早發現,立即治療,並且持之以恆與之戰鬥,方能將傷害減到最低。
從『飛越杜鵑窩』到 『美麗境界』:談思覺失調症 心寧診所院長林為文博士
2016-06-07 00:00:00 作者:林為文 分類:心情點滴
         精神疾病曾被大多數的人認為是種一羞恥、丟臉的疾病,甚至有人進而對精神醫學有很深的誤解,從早期的電影『飛越杜鵑窩』可以看見當時社會的反精神醫學意識。值的慶幸的是,最近的電影『美麗境界』讓我們看到了已經有人重視也認同精神疾病是需要也是可以治療的一種疾病。本文主要向大家簡單介紹經常聽到的一種精神疾病: 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症』)。   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症),英文是『 schizophrenia 』。而『 schizo 』的意思為『分裂』,『 phrenia 』的意思為『心智』,因此顧名思義思覺失調症是一種以思考障礙為主的精神疾病。  一般來說,大約每一百人有一人終其一生可能罹患此疾病,此疾病在性別上並沒有差異,但是男性的好發年齡是十五歲到二十五歲,而女性的好發年齡則是二十五歲到三十五歲。其致病的真正原因目前尚不清楚,目前認為精神分裂症主要是一種腦部的疾病(brain disorder ),致病機轉相當複雜,包含了遺傳基因、心理與社會等多重因素。   以遺傳來說,若家人皆沒有 思覺失調症則你得此病的可能性為1% ,若手足中有一人得此病則你得病的可能性為8% ,若雙親中有一人或異卵雙胞胎手足得此病則你得病的可能性為12% ,若你的雙親都得此病則你得病的可能性40% ,若你的同卵雙胞胎手足得此病則你得病的可能性為47% 。除了高遺傳性之外,研究也顯示在懷孕或出生的過程中若有併發症,也容易得此病。其他的可能危險因素包括病態的家庭結構或互動、多疑敏感的性格特質等。   思覺失調症的症狀包括思考、知覺、情感、行為、人際關係、社會功能等多方面之廣泛障礙。一般而言,此病的病程大致分為病前期、病發前期、活躍期、殘餘期,這些期間加起來必須超過六個月以上,而且急性期必須超過一個月以上。 在病前期,一般家人不會發覺個案有什麼異狀,只是覺得怪怪的但又說不出個所以然,通常會認為是個性的關係。   在病發前期,會偶而發現個案答非所問、自言自語、傻笑、常一個人關在房間不出來、很少與人互動。   到了活躍期,則明顯出現所謂的『正性症狀』也就是精神病症狀,包括幻覺(如聽到聲音在罵他、批評他、命令他做某些事情)、妄想(如覺得阿扁總統派人監視他、跟蹤他、甚至要殺他)、混亂的言語(如答非所問、語無倫次)或行為(如收集垃圾、脫光衣服到處遊走)。   而在殘餘期,則以『負性症狀』為主,包括人際退縮、情感表達明顯減少、思考內容貧乏、少語、自我照顧能力下降等。另外精神分裂症的個案也可能出現情緒障礙(如憂鬱、焦慮、激躁易怒)、認知功能障礙、暴力攻擊行為、自我傷害或自殺行為。   有關思覺失調症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家族治療、社區復健等。其中藥物治療在初期是必要的,因為精神分裂症是一慢性疾病,早期若無適當的藥物治療,除了會反覆發作精神病症狀外,整體功能會明顯的退化。 目前發展出許多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藥物,如理思必妥(Risperdal )、金普薩(Zyprexa )、思樂康(Seroquel) 、絡篤平(Zotepine) 等。這些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藥物比傳統的抗精神病藥物(如好度「Haldol 」),副作用明顯減少,對於負性症狀、情緒症狀、認知功能的改善也較佳。   因為思覺失調症需要長期規則的服藥,才能減少惡化的可能性,而患者通常不會認為自己生病,因此不會主動就醫,即使被迫就醫也是不願好好服藥,因此家人就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事實上研究顯示,每次的精神病症狀發作,對腦細胞都會造成相當程度的傷害,而藥物可以保護腦細胞,減緩其過度退化或死亡。 當藥物治療後,精神病症狀明顯改善後,後續的心理、社會治療也是非常重要的。適度的心理治療、家庭諮商或治療、精神復健計畫等,都能幫助患者回到社區,達到獨立生活的目標。 面對罹患思覺失調症的家人,我們應該採取關懷接納的態度,就像『美麗境界』裡的那位妻子,因著愛不放棄生病的丈夫,堅持丈夫要接受藥物治療。最後終能讓先生瞭解自己生病且需要治療。 因此,有精神分裂症的家人並不可恥,只要我們積極面對,瞭解相關醫療訊息,與專業人員高度配合,不放棄希望,相信生病的家人會感受到我們對他的愛,也願意一起來面對。      期盼終有一天,思覺失調症的真正病因可以解開,也可以找出治癒之道,使患者和家人得以走出此病的折磨。
網路成癮症候群 心寧診所院長林為文博士
2016-06-07 00:00:00 作者:林為文 分類:心情點滴
               隨著電腦科技與網際網路的日新月異,上網幾乎已經成為人類日常生活的一部份,特別是新世代的新新人類們,每天花幾個小時上網的大有人在,而在網咖裡流連忘返者更是與日俱增。在這群人中,有些人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無法自拔的程度。就像酗酒或毒癮的個案,上網幾乎已經像吸食毒品一樣,成為生活或生命的第一優先。幾乎每天都要花大部份的時間,坐在電腦面前,否則就會覺得渾身不對勁。因此,有人就稱這些人得了所謂的「 網路成癮症候群 」。而國內還有一項特殊的情況就是「網咖成癮」,此現象以青少年為主,有些甚至出現疑似長期上網而導致靜脈栓塞、腦中風等疾病。 這些青少年如果一天沒上網,不僅心神焦慮,甚至手腳都會發抖。一但網路成癮後 , 可能必須透過更多網路內容或更長的上網時間,才能得到滿足;有時會發生強迫性上網行為,看到電腦便有難以自拔的上網渴望與衝動,一上網便難以脫離電腦;如果突然被迫離開電腦,容易出現情緒低落、生氣、空虛感、注意力不集中等挫敗情緒反應。                 何謂「 網路成癮症候群 」呢? 目前醫學界認為若以下八項症狀出現五項以上,就初步符合「 網路成癮症候群 」,包括: 一、全神貫注於網際網路或線上服務活動,並且下線後仍繼續想著上網的情形; 二、需要花更多時間在線上才能獲得滿足; 三、多次努力想控制或停止網路使用,但總是失敗; 四、當企圖減少或停止使用網路,會覺得沮喪、心情低落或易怒; 五、花費在網路上的時間總比預期要長久; 六、為了上網寧願冒著重要人際關係、工作、教育或工作機會喪失的危機; 七、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說謊,以隱瞞自己涉入網路的情況; 八、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或是釋放一些例如無助、罪惡、焦慮等感覺。 或者下列九項症狀出現五項以上,包括: 一、每月上網超過144 小時;也就是一天4 時以上, 二、腦中一直浮現和網路有關的事, 三、無法降低上網的衝動, 四、上網是為了逃避現實放鬆、解除焦慮, 五、不敢和親友表明上網的時間, 六、可能因上網造成課業及人際關係的問題, 七、上網比自己預期還久, 八、已經花太多錢在網路設備或上網, 九、要花愈久的時間上網才能滿足。                 而在 網路成癮症候群中 ,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 「 網路『性』成癮 」。 相關研究發現,每五個網路成癮者中,就有一個是「網路『性』成癮」。在網路的虛擬世界中每個人都可以化身為白雪公主或白馬王子,玩起不必負責任的網路性愛遊戲,刺激挑逗的網路語言,而色情網站不僅提供色情影像,更是「網路一夜情」、「網路援交」大本營,也是使人耽溺其中的主因。這些更促使拜金主義下的青年學子進行不正當性交易,以滿足其好奇心與虛榮心。這一類的網路成癮,對個人( 特別是青少年) 的身心傷害,更是難以彌補的,也是家長們要特別注意的。                至於為何會造成「 網路成癮症候群 」則仍未有定論 。 目前有些研究發現 精神症狀 ( 如 焦慮症及情感性疾患 ) 可能和網路成癮互為因果 , 可能是個人退縮的人格特質導致在網路世界尋求慰藉;但也有可能是過於耽溺上網,造成人際關係退縮。 有些學者認為情緒問題、性格自我封閉、社交能力及自律能力較差、或有注意力缺損症者,會過於投入另一個虛擬的世界時,甚至將原本屬於虛擬世界的角色性格帶至真實世界中,因而較易有成癮的現象。部份學者則認為網路成癮是「衝動控制疾患」中,和強迫症、病態性賭博、購物狂及縱火狂同一類型,而且難以治療。有人則認為是為了要逃避現實生活的不得意,因此害羞、肥胖、其貌不揚的人易流連在能隱藏身分的虛擬世界。                至於 「 網路成癮症候群 」 的治療包括 : 先自我評估是否因為長期上網而出現工作或課業無法應付、作息顛倒、焦慮、失眠、社交恐懼或憂鬱等症狀,若有且自我修正還是無法調整過來的話,建議一定要就醫進行藥物或心理治療。因此 戒除 網路成癮 ,除了需要請專家做行為 或心理 治療,也要配合藥物控制上網的衝動,而青少年流連網咖的問題,則要政府、社會及業者共同討論夜間進場的年齡限制等配套措施,不要讓青少年的時間和健康全都賠在網咖 。 家長們更應該間與孩子們相處,了解他們、接納他們,讓他們在現實世界中就可以得到關心和心靈的滿足,而不用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中尋找 。  
認識妥瑞症 心寧診所院長林為文博士
2016-06-07 00:00:00 作者:林為文 分類:心情點滴
  「妥瑞症」( Tourette’s disorder) 是屬於習慣性抽搐疾病 (Tic disorder) 的一種,是一種慢性疾病,患者會出現無法控制的快速且重覆的動作或聲音,包括快速而短促的眨眼睛、噘嘴巴、裝鬼臉、聳肩膀、搖頭晃腦等動作,清喉嚨、擤鼻子、大叫、發出類似罵人的聲音,有時也會出現摸鼻子、碰觸別人、邊走邊跳、淫穢的動作、傷害自己的行為。此症狀最早由法國醫生 Gilles de la Tourette 於1885 年有系統地觀察、記錄並發表。此病的終生盛行率約每一萬人有四到五人,兒童約每一萬人有五到三十人,成人則降到每一萬人有一到二人。       此病發病的年齡最早可能在一歲左右,最晚在20 歲以前,但最常在7 歲左右發病,男童的發生率約為1000 人中一位,是女童發生率的三倍。主要的症狀是動作抽搐(motor tics )和發音抽搐(vocal tics) 。妥瑞症患者專心於某一行為時,抽搐常會暫時消失。一般而言,後天環境的因素並不會引起妥瑞症,但是壓力情境明顯地會加重抽搐的發生頻率及強度,反之熟睡時症狀則完全消失。 妥瑞症患者約有百分之五十合併強迫症狀,百分之五十合併注意力缺陷及過動的症狀。這些患者在家庭及學校中受到「故意搗蛋」的誤解,可能造成自信心、學習及人際適應上的多重困擾,甚至被標記為壞孩子,而常合併情緒困擾、適應困難。另外,因為神經系統的問題,有些患者會可能出現學習障礙,甚至學業中輟等問題。但在此要強調一個很重要的觀念:那就是妥瑞症並不是退化性的毛病,患者智能不會受到疾病本身的影響。       儘管妥瑞症會影響外在形象,而且至今尚無法完全根治,但是大部份妥瑞症患者擁有幾近正常人的能力,有些作家、數學家、音樂家、演員、工程師、運動選手、甚至外科醫生都是妥瑞症患者。有人甚至認為妥瑞症的基因可能與高創意、高智慧等傑出的表現有關。大部份妥瑞症的個案症狀輕微,且從未接受醫生治療,這些只有輕微症狀不須任何處理的患者,妥瑞症只帶來少許的不便,可能僅有少數同事或朋友注意到他們的症狀。   依據美國精神學會精神疾病診斷手冊DSM-IV-TR, 2000 年第四版對妥瑞症的診斷標準如下: (1) 在疾病期間同時或不同時出現多樣動作(motor) ,及一種或多種語音(vocal) 上的 抽搐, (2) 抽搐發生頻率包括幾乎每天一天發生多次(通常是一陣一陣),或間歇發生持續一年以上,而完全沒有症狀的時間不超過3 個月, (3)18 歲以前發病,  (4) 並非因為藥物的直接生理作用(例如使用興奮劑)或身體疾病造成。       目前的研究顯示,妥瑞症與遺傳基因有關,也與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功能異常有關,也可能與細菌感染、免疫系統異常有關。在治療方面,不要以為妥瑞症的主角是 抽搐,只要解決了抽搐就好。其實確立妥瑞症診斷之後,如何讓病人和其家人、師長和朋友了解並接受妥瑞症比藥物治療更重要。而在藥物方面可以選擇抗精神病藥物 (haldol 、pimozide) ,或腎上腺素A2 作用劑 (clonidine 、guanfacine) 。 藥物治療的目的為儘可能減輕其症狀,並避免引起藥物的副作用,但是用藥的效果往往不是立竿見影的,為了調整或選擇最適當的藥物或劑量,通常須要數週或數月,因此必須要有耐心。       在病程方面,約有30-40% 妥瑞症的孩童,在青年期時 抽搐會自動消失,30% 的患者抽搐 有顯著地減少, 30% 仍多少有一些症狀持續至成人,但通常不會比孩童時期更糟,且多數人隨著年紀增長愈來愈懂得如何去掩飾或修飾他們的症狀。倒是與此病可能同時並存的過動症、學習困難、強迫症、傷害自己、睡眠異常、憂鬱症、情緒不穩、反社會行為等,不一定會因年長而減輕。       综言之,妥瑞症雖是罕見的疾病 , 但對罹患此病的學齡兒童而言 , 可能造成學習與人際上的困擾 , 也可能造成師長與同儕的誤解 , 對父母也可能是一種夢靨 。 但是 , 只要真誠去了解、接納他們 , 相信可以減少他們適應上的困擾 。 也許,不久的將來,會有根治妥瑞症的方法,但是對於已經成年的患者,他們必須面對在其孩童成長階段,因為 此病所可能衍生的學習障礙 、 人際困難或其他精神疾病 。 因此如何幫助他們彌補這些失去的歲月,如何重建患者自信心,如何交友,包括成家、立業等等,是目前很重要的課題。期盼國人能對此病有正確的認識,讓罹患此病的個案在兒童時期,就能被接納,得到適當的治療,使他們能擁有快樂的童年,以及正常的成年生活。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