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別再扼殺自我 告別憂鬱請跟著這樣做!

別再扼殺自我 告別憂鬱請跟著這樣做!_圖1

作者/泉谷閑示 文章出處/摘錄自時報出版《拿掉工作後,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

現代憂鬱的病源是「失去自我」!

被動地完成父母和社會的要求,完全不思考人生的意義,只是渾渾噩噩過日子,就某種程度來說,說不定甚至無法感覺自己究竟是否還活著。但是,我們不可能永遠忍耐並接受這樣的狀態。

當忍耐達到極限時,雖然每個人多少有些差異,「心」就會和與其相互連結、難以分離的「身體」一起發出某種警訊。包括沒有食慾、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莫名其妙的發怒、失眠、工作上頻頻出現失誤等等。

如果當事人還是完全無視這些警訊,「心=身體」就會決定罷工,像是某天早上突然無法起床,或者無法上班(或上學),換句話說,就是開始出現憂鬱狀態。

之所以會被稱為「憂鬱症」,乃是因為只要符合診斷標準上的項目就會被歸類為「憂鬱症」,而事實上,憂鬱還包含各式各樣的病徵,但只要出現某種程度的憂鬱狀態,就不會再深入追究詳情,而一概以「憂鬱」稱之。

在採行這種診斷方式之前,原本被稱為「憂鬱症」的疾病(俗稱「傳統憂鬱症」),指的是需要給予藥物治療或接受住院治療的嚴重病症,不過近年來,「憂鬱症」的病症和致病原因每個人不見得一樣。

俗稱「新型憂鬱症」的許多病徵,雖然會對工作和就學造成障礙,但除此之外,當事人還是可以如常活動,所以,經常被身邊的人或治療者認為是裝病,因而未被適切對待。

這完全是一種錯誤的見解,若仔細聆聽患者傾訴的內容,就會發現其中具有和「傳統憂鬱症」截然不同的苦惱和病理。

大部分患者在過去都曾經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而扼殺「 自我」發展的機會。因此,雖然人生看似一帆風順,但內心並沒有「生存的動機」這個動力,這樣的人感覺自己猶如手推車。

沒事的時候,不管是本人或身邊的人,都不會意識到有什麼問題,然而,一旦軌道上出現小石子之類的障礙物,就無法順利前進。換言之,因為之前一直很習慣讓別人推著走,但現在就算有人鼓勵他:「這樣的困難應該可以順利突破」,他依舊無法發現那股動力。像這樣陷入無法行動的憂鬱狀態患者,便會發現自己並沒有生存的動機。

這種動機的缺乏雖然是「 沒有自我」所造成的問題, 但是, 這樣的人即便突然自問:「想做什麼?」或「討厭什麼」,也完全答不上來。因為長期以來,都沒有聆聽被禁錮在「No」 裡面的「自己」的心聲,所以被如此對待的自己也會閉上嘴巴,放棄提出想法。

若想治療這種原因所造成的憂鬱狀態,就必須很謹慎的探索每個人實際存在的層次。因此,這樣的病症,即使施以再多藥物治療,也只會像在缺乏動機的手推車中,放入如燃料或助燃劑一般的東西,並不會按照原理產生效果。

即使是近年蔚為主流的認知行為療法,也只是在「大腦」層次,告訴患者認知和思考的偏頗,企圖加以修正的實用主義手法,而無法抵達問題實際存在的層次,並進而改變憂鬱狀態,再說,認知行為療法原本也就不是以「治療憂鬱症」這件事為目的。

因此,雖然也有鼓勵患者復職的重返職場計畫,但其目的說穿了也只是針對停職的空窗期增強就業能力和人際關係的技巧,而無法幫助患者解決其真正的問題。

這些都只是針對原有狀況,以讓患者「 再度適應」為目的的方法, 或者也可以說,只是在訓練患者重回過去那個「 不追求生活目標」的「 原來的自己」。

然而,「追求生活的目標」這件事,是人類發自內心的需求,不管如何想方設法,都無法讓人回到過去那個完全不追求生活目標的狀態。當然,這也不單純只是換個工作就能解決的簡單問題。

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真正面對問題所在,不斷努力,直到找出自己的「目標」為止。

但是,就原理來說,人的「主體性」一旦被剝奪,便很難靠自己的力量找出人生的目標。所以,在尋找人生的目標之前,必須讓可以感知到目標的主體,亦即讓「自我」復活。

真正施以精神治療時,在這個困難的過程中必須適當引導,並且加以援助。但是,如果醫師或心理治療師自己並未因「實際存在」的問題而苦惱,或是真正意識到問題何在,理論上來說是無法處理得當的。因為如果治療者自己沒有親身經歷,缺乏深切的體悟,不管再怎麼努力進行治療,都還是無法引導患者。

別再扼殺自我 告別憂鬱請跟著這樣做!_圖2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