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煎中藥分先後次序 錯放效果打折扣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有些民眾煎中藥時,可能一整帖全倒入鍋中,根本不管煎煮程序。專研中藥化學的師大化學系退休教授許順吉表示,如果煎藥時不留意先下、後下的程序與煎煮時間,藥效會大大削弱。

很多人煎煮中藥時根本沒留意時間或順序,或是以為像熬排骨湯般,愈久愈好。許順吉指出,一些藥方中,的確可能有質地堅硬的藥需久煎,如石膏、貝殼類等,均要「先下」(先煮),以久煮溶出成份;還有些藥如強心的附子,需要先煎1∼2小時,以去除毒性。這些通常在處方單上,會特別註明或由醫護人員提醒。

芳香類或是容易水煎破壞的藥如含降血壓成分鉤藤鹼的鉤藤、軟便瀉下的大黃就要「後下」(後煮),減少煎煮時間,以免揮發或失效。還有名貴藥如人參等,有些要個別單獨水煎出藥汁,等其他藥煎好再兌入或是額外沖服。
其實中藥的效果,除了診斷或藥材本身品質外,必須要看是否按照要求煎煮而定。像是芳香味重的藥方不宜久煎,有些方劑如銀翹散,要求聞到香氣大出時,就要關火,避免慢熬揮發。

中藥中的「解表藥」不宜煎煮過久。師大化學系退休教授許順吉指出,解表藥有不少容易揮發的成分,煮太久容易失效。
當人體發熱、頭痛、身痛、無汗或微汗、脈浮緊等感冒、感染初期症狀,中醫稱為「表證」,解除表證的藥稱為「解表藥」,專研中藥化學的前師大化學系教授許順吉表示,這類藥常被稱為中醫的感冒藥,常含揮發性成分,具有香氣或辛涼的味道,不宜久煮、久煎。常見解表藥有麻黃、桂枝、薄荷、生薑、紫蘇、柴胡、葛根、荊芥、防風、牛蒡子、菊花、辛夷等。大體上具有發汗解熱的作用,部份藥物成分可抑制病毒或細菌。

其他像開竅藥石菖蒲、麝香,蘇合香及促進消化的芳香化濕類中藥如蒼朮、厚朴、草豆蔻、砂仁、藿香、佩蘭等也含較多揮發性成分。
還有如當歸、陳皮、橘皮、木香、香附、肉桂、丁香、魚腥草、茵陳蒿、牡丹皮等常見中藥也均有一定的揮發油。


【生活醫藥記者黃望臨�台北報導】
“我懷孕了,想用當歸來補血調理身體,但又聽說使用當歸可能會導致流產,真的嗎?”。

“我媳婦在做月子,用當歸調養身體要怎麼煮呢?”

相信這些都是許多婆婆媽媽在準備用補血中藥來調理時常遇到的問題;其實在傳統醫學裏當歸本身就具補血潤膚、活血止痛、調整月經及潤腸通便等作用。一般常用的一日劑量大約一至三錢左右,現任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藥物諮詢科藥師吳宗修博士指出現代的藥理研究發現當歸具有鎮靜止痛、保護肝細胞、抵抗細菌、減輕發炎、降低血脂、抗惡性貧血作用、改善動脈硬化、防止心肌缺血、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等作用。適合於疲勞無力、嘴唇蒼白、皮膚乾燥、頭暈目眩、心悸健忘、失眠多夢、下腹疼痛、月經量少或閉經、痠痛麻木、排便不暢等陰血虛弱者。

吳宗修博士說當歸對子宮有雙向作用:在當歸裏頭同時有收縮子宮和鬆弛子宮的成份,要看婆婆媽媽們怎麼煮?其揮發油為油溶性,可使子宮弛緩,也就是說具有安胎作用,而生物鹼為水溶性物,具收縮子宮作用,用來產後排惡露。因此要增強子宮收縮則應久煎以去其揮發油(煮約五十分鐘),假若產後生化湯中的當歸沒有先放,否則煎煮的時間不夠長,反而影響生化湯排除惡露的效果,結果可能適得其反。

吳宗修博士表示要促進子宮弛緩,防止流產,當歸則宜後下(在煎藥最後十分鐘將當歸放入);反之若煮太久導致生物鹼水溶性物大量溶出而引起宮縮,反而會增加流產的機會。

至於當歸的補血作用是否會隨著久煎和後下而有所影響?吳宗修博士認為其實影響並不大,當歸的煮法只對安胎和排惡露有影響,至於補血作用則較不會受久煎和後下而有所影響。

最後吳宗修博士再次的提醒各位婆婆媽媽熟記一個小撇步:煮當歸十字真言”久煎排惡露,後下來安胎”,產前與產後,當歸煮法大不同。煮錯真的會要人命。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