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正確認識『臥蠶』 找回迷人電眼

擁有一雙深邃迷人的眼睛是許多女性的夢想,因此眼皮周圍手術一直是最受歡迎的美容手術之一。許多擁有電眼的美女,她們的眼睛都有一個特色,就是位於眼睛下方的「臥蠶」。古人形容這個眼睛下方約0.4-0.6 公分的長條狀鼓起,就像蠶寶寶橫躺在眼睛下方一樣,故稱之為臥蠶。在東方傳統的面相學中,臥蠶代表異性緣佳、旺夫,亦是美女的象徵。
 
「臥蠶」常常被誤認為「眼袋」,其實兩者的位置和成因是截然不同的。臥蠶是眼輪匣肌在收縮時產生的一條約0.4-0.6公分的帶狀隆起,位置恰恰在下睫毛下方,讓眼睛看起來更有立體感,且有放大眼睛的效果。而眼袋的位置則在臥蠶下方,其成因是眼睛下方的眼窩脂肪膨出,常被視為是老年、疲累的表徵。兩者最簡單的區分就是,笑的時候臥蠶會更明顯,而眼袋則不會有變化。
 
擁有臥蠶的人,眼睛看起來總是帶著微笑的樣子,讓眼睛看起來更年輕更有神,親和力十足,有利於人際關係拓展。大部分民眾隨年齡增長,臥蠶會變得不明顯,甚至消失。同時眼睛周圍也會出現包括魚尾紋、眼皮下垂、眉毛下垂、抬頭紋、眼袋膨出等的老化表徵。外觀上眼睛和年輕時候相比就變得更小,同時再加上鬆弛的臥蠶和逐漸鼓起的眼袋,讓人總是看起來很疲累,顯得老態。
 
由於希望擁有臥蠶的人愈來愈多,部分朋友刻意在眼睛下方畫出飽滿的臥蠶,所謂「臥蠶妝」;也有些人尋求整形手術來塑造這個帶狀隆起。但目前對於臥蠶外觀的分析,以及隨著年齡增長臥蠶的變化,研究並不多。
 
台北榮民總醫院整形外科廖文傑醫師,陳梅君醫師針對這個議題,進行「東方女性眼睛於動靜態顏面表情下臥蠶分析」之研究。統計不同年齡層的女性的眼下臥蠶盛行率、相對於眼睛的比率、以及眼睛和臥蠶隨著年紀增長所產生的變化。研究結果發現,在靜態的情形下,眼睛的高度隨著年紀增加,逐年變小;而臥蠶的高度卻逐年增加。年紀愈大的女性有臥蠶的機率愈低; 二十多歲的年輕女性其眼睛平均高度是1公分,而臥蠶是0.6公分。到了40歲時,平均的眼睛高度因為眼皮逐漸下垂,減少至0.9公分,而臥蠶的大小則增加至0.7公分。雖然0.1公分乍看之下是很小的差距,但整個臥蠶相對於眼睛的大小就從二十多歲時的60%增加到四十多歲時的80%。臥蠶-眼睛比例也從年輕時的0.4增加到中老年時的0.47。在視覺效果的呈現下,會讓眼睛看起來比實際上的更小,臥蠶看起來比實際上更大,讓人覺得沒精神。動態(露齒微笑)的眼睛臥蠶分析也呈現同樣的結果。我們也發現當微笑的時候,臥蠶的發生率明顯增加,臥蠶的高度也增加,這可以驗證臥蠶的產生,是因為眼輪匣肌在笑的時候收縮所造成的。 
  
此次研究,已被接受並發表刊登於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期刊Aesth Plast Surg (2013) 37: 617-624。這項分析除了提供臨床數據之外,針對民眾的需要可量身訂制出適合自己的年輕漂亮的臥蠶。如何擁有一對漂亮的臥蠶有許多方法,包括臥蠶成形手術、玻尿酸注射、脂肪移植、人工植入物(如人工真皮)置入等。臥蠶成形手術可以合併眼袋手術一起執行,同時去除惱人的眼袋,又能加上讓眼睛更神韻的臥蠶。廖文傑醫師藉由此項手術,已經成功地讓許多女性朋友重回年輕時的迷人電眼。不只外表看起來年輕,整個人也更有自信。相信每位女性都能擁有最適合自己的迷人眼睛。


本文作者:臺北榮總外科部重建整形外科 廖文傑醫師 陳梅君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