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慈濟骨髓驗血e化領航 感恩台灣兩大電腦龍頭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今天進入驗血e化新紀元,主任石明煌上午在東區會所的驗血活動,致贈感恩紀念牌給捐贈電腦等相關電子器材的華碩(ASUS)與宏碁(ACER)兩大企業。應邀分享的受髓者、家屬,感恩所有的志願捐髓者,讓他們在絕望中看見希望與大愛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今天(4/12)上午在松山車站旁的東區會所舉辦「驗血活動電子化新里程暨感恩會」,感恩國內個人電腦龍頭雙A─華碩(ASUS)與宏碁(ACER)不但系出同門,更在景氣寒冬時仍堅持企業社會責任,捐贈60台電腦與相關電子器材,啟動驗血活動電子化紀元。華碩總經理林宗樑、宏碁台灣區產品處處長林正立也蒞臨驗血活動分享。

石明煌主任指出,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成立至今已十五年,今年3月底,慈濟骨髓幹細胞志願捐贈者累計321,433人。受髓地區人數遍佈27個國家,共計1,864例。2003年,推動周邊血幹細胞捐贈,近年的捐贈比例已超過八成。驗血活動電子化除落實節能減碳,疼惜大地資源外,更能減少手寫文字無法辨識而造成的錯誤,提升資料建檔的正確性,進而縮短幹細胞配對的時間。

石明煌主任代表慈濟基金會感恩華碩與宏碁兩大企業,落實其回饋社會的理念,發揮企業良能,以科技助人、救人,是企業界的表率。並致贈「有您真好」的紀念牌匾給華碩總經理林宗樑、宏碁台灣區產品處處長林正立,表達慈濟基金會與給骨髓幹細胞中心的感恩與敬意。

受髓者母親施幼論女士分享時指出,她的小女兒罹患再生不良性貧血,儘管她有四個小孩,但其他三個小孩卻無法救妹妹的生命,感恩捐髓者得知配對成功後,毫不猶豫的捐贈骨髓幹細胞,即使最近需要輸入周邊血幹細胞,捐贈者仍然願意捐出,這樣的大愛讓她的女兒以及家人在人生谷底看見希望,她要向所有的志願者致敬,更要祝福捐贈者及家人永遠健康平安。

已生病十年的陳先生,自國中罹患惡性淋巴腫瘤,經過多次化療,面對疾病控制住又復發,直到三年前因病況演變急性淋巴骨髓腫瘤需要以幹細胞治療,在慈濟志工的關懷下,不願放棄,在短短四個月便找到合適的捐髓者。陳媽媽程紫芳說,他們很幸運,捐髓者立即答應,不僅很快地捐出周邊血幹細胞,即使在這過程中面對他的兒子病情復發,仍然二話不說地配合醫療需要捐出淋巴球,如今一年多來,她的兒子的病情已獲控制且逐漸復原中,而且因為家庭經濟不好,很多費用都是慈濟基金會的協助。

今天(4/12)的「驗血活動電子化新里程暨感恩會」圓滿的在十一點半告一段落,超過五百名的志願者排隊,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關懷志工總陳乃裕宣布活動結束,感恩志願者,也與向隅的民眾相約下次驗血活動在相見。

成立因緣與成果
1992年,罹患血癌的旅美留學生溫文玲,因找不到合適的骨髓,於是返國推動非親屬骨髓移植合法化。1993年1月20日溫文玲拜見證嚴法師,建議由慈濟成立骨髓資料庫。秉持「救人一命,無損己身」的理念,慈濟於同年10月20日成立「慈濟基金會台灣地區骨髓捐贈資料中心」,全體慈濟人也同時展開全台骨髓捐贈驗血活動。在骨髓資料中心及慈濟志工的共同努力下,台灣於1994年5月,成功完成了首例非親屬間的骨髓移植。1996年慈濟基金會榮獲第六屆醫療奉獻獎之「團體醫療奉獻獎」。

為致力於人類免疫基因組織類型(HLA)檢驗技術的研發,並與世界同步,本中心引進造血幹細胞移植科技,於1997年成立人類白血球抗原檢測實驗室,改組為免疫基因實驗室,2001年元月開始收集臍帶血,並於2002年4月30日,正式改制為「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及至十月份,衛生署通過將非親屬週邊血移植列為常規治療後,本中心亦積極引進相關技術,2003年8月,完成首例非親屬週邊血造血幹細胞移植。2007年11月,「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完成了第一千例海外骨髓捐贈。

捐贈與受贈相關數據
截至2009年3月底
•慈濟骨髓幹細胞志願捐贈者累計321,433人。
•受髓地區人數遍佈27個國家,共計1,859例。海外1,308例;台灣551例。
•臍帶血累計儲存量12,549。

未來願景
頂著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發展幹細胞移植」的願景,我們相信未來在幹細胞研究的領域,會有更寬廣深入的發展與應用,為人類醫療帶來新的展望,更為身陷病苦的人帶來心的希望。同時我們也將在搶救生命的腳步上努力向前,點燃更多人間的美善與大愛。

骨髓捐贈關懷小組
不管醫療科技如何進步,不變的是志工全面關懷的精神,為了讓捐贈者保持最佳的身心狀況,幫助受贈的病人爭取最大的生存機會,自配對成功後,由慈濟志工組成的「骨髓捐贈關懷小組」,便會對捐贈者展開全程的陪伴。關懷小組總幹事陳乃裕表示,關懷小組志工,曾歷經捐者健檢後改變主意不願捐髓,或半途因家人反對而喊停等狀況,但是憑著毅力和耐心,關懷小組多能護持捐贈者與受贈者完成骨髓移植,完成救命的工作。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