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腦中風「平均餘命」城鄉差距高達6年,急需外界協助!

台灣腦中風每年發生率三到五萬人、盛行率十到十五萬人,長期佔據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根據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血管病科主任胡漢華的「城市與鄉村中風發生率與盛行率比較研究」,都會地區35歲以上人口每十萬人口的中風盛行率是每一千人18.9,鄉村則為每一千人13.0;但相較於城市、鄉村中風發生率的每一千人1.83與每十萬人3.92,便可明顯發現,都會地區中風病患較不易死亡。

就平均餘命的數字來看,城市約為十年,相較於鄉村的約四年,計有六年的平均餘命懸殊差異!主要原因應可歸納為都會地區能夠分配到較豐富的醫療照顧、復健與藥物治療資源與衛教資訊,進而能獲得較好的生活品質!也因此,全國性的病友協會有迫切的成立需求!病患若能獲得良好的照顧,就可延長壽命,就胡主任診治過的中風病人中,就有因為行動不便,發病後就沒有離開過家門的案例,孤立無援,非常需要外界協助!

根據衛生署統計,民國九十四年腦血管疾病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為57.8,死亡人數達13,139人,排行台灣十大死因第二位!因腦中風而造成的殘障者更是死亡者的數倍,近年來醫療的進步,腦中風的死亡率有緩慢下降,但腦中風的發生率並沒有隨之下降,表示腦中風殘障者愈來愈多,而大多數中風病人需要他人長期照護,成為家庭和社會的沉重負擔,所以腦中風應是國人在衛生保健上須注意的重要課題。為此,胡漢華主任也針對協會成員及所有中風病患提出兩大不二法則:「一人不二次中風」、「一個家庭不二人中風」。

根據數據指出,中風後五年內,每100位病患中有30人會再度中風。而二次中風發生後,後遺症及肢體殘障程度通常要比第一次還要嚴重許多,復發者的死亡率更高達四分之一,是中風病患的不二課題!

對付腦中風疾病是預防重於治療,應注意去除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高血脂;亦可使用藥物,依動脈硬化腦梗塞的發生、依抑制血小板凝集的機制不同,使用抗凝血劑或抗血小板凝聚劑,如:Aspirin(阿斯匹靈),或Thienopyridine類,如Clopidogrel(保栓通);另可使用外科手術配合支架,如頸動脈內膜摘除術;急性腦中風病患在發生三個小時內則可使用血栓溶解劑。

台北榮總護理長林春梅也表示,中風為長期慢性病,中風後的半身癱瘓問題常會增加家屬的負擔,而照護中風病人的家屬也因此可能成為另一名病人,在經濟壓力上更加雪上加霜!因此,對中風病患照護者而言,避免自己成為中風病患是重要課題!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