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健檢e櫥》多愁善感聞聲而泣,憂鬱症非今世之所稀!

文�振興復健醫學中心精神醫學部 侯雪珍主任

從古至今,舉凡憂傷的故事與詩詞皆叫人欷歔、詠歎不已,如詩人屈原就是一個例子。中國人不善於表達內在的情緒,常需藉著景色、外物來暗喻,讓別人猜個半天,似乎這才有水準、有氣質內涵。西方人就很直接了當去描述我們今天要談的病「憂鬱症」。美國人發表其國內數據,重憂鬱症盛行率男性約2.6∼5.5%,女性6.0∼11.8%,輕憂鬱症約3∼4%,全部加起來約9∼20%。台灣的重鬱症則約1.5%。

憂鬱症逐漸成為全世界關注的問題,是因它的自殺率是一般人的四十一倍,而且,憂鬱症影響到個人的身體健康、家庭角色扮演、社會功能的低落,造成個人、家庭及整個社會莫大的損失。

憂鬱症DSM IV的診斷依據如下:

(1)憂鬱的情緒:主觀感覺傷心、空虛或易哭泣等。
(2)凡事不快樂、興趣缺缺。
(3)體重降低或增加。
(4)失眠或嗜睡。
(5)坐立不安或不愛動、多躺床。
(6)疲倦、提不起勁。
(7)罪惡感、無價值感。
(8)不易專心、猶豫不決、反覆矛盾的念頭。
(9)自殺想法。


有些人自小時候就「多愁善感」,凡事感傷,有些人個性很陽光,卻也會在人生的某時候,跌進憂鬱的深淵,生病時心情低落,與男女朋友分手時痛不欲生,到底憂鬱的原因是什麼?失落?體質?壓力?基因遺傳?當我們撫著胸口說,我很傷心時,可能很難想像,其實是頭顱內的腦神經起了變化。依據影像學的研究,發現憂鬱症的病人,其大腦額葉(hypofrontalism)功能下降,在神經傳導介質方面則涉及數個生物胺 (Biogenic amine)、 Serotonin、Norepinephrine、dopamine、GABA、acetylcholine……。

在流行病學及分子生物學上的研究,正在發掘基因遺傳的所在位置。在心理學上,佛洛依德指出失落(loss)會導致哀傷、憂鬱。但童年失去父母、最近被倒債或婚姻遭受困難等,到底與憂鬱症的關係如何,尚待更多的驗證。其他,如負向的認知想法、學到的無助感等,都提供了病因及治療方法等的理論背景。

提到治療的方法,我們的祖先講「心病要心藥醫」,輕度的憂鬱症或與外在壓力失落有明顯相關的個案,也許可以藉助家人親友的支持及鼓勵、宗教的協助而獲得改善。但重憂鬱,則應該要考慮歐美所研發的藥物、電擊治療或心理治療。目前抗憂鬱劑種類繁多,所謂TCA、SSRI、SNRI、MAOI及第三代抗鬱劑均各有千秋,可就副作用及作用去考慮使用。電擊治療是古老、但療效很好的方法,尤其是藥物反應不好的個案, 至於心理治療合併或單獨進行也可視個案情況施行。

憂鬱症的復發率是很高的,一旦發生過重憂鬱症,六年內90%會再發生。至於往後社會功能,也多多少少持續有問題。因此,如果自己或親友有脾氣煩躁、不明原因的病痛、疲累感、睡眠出問題、體重食慾改變、小孩不想上學、大人抱怨職場不順遂、產婦沒信心照顧小孩、老人一直煩惱小問題等…,都可能是有憂鬱症。如果家人或朋友患有憂鬱症,陪伴及支持是很重要的。有治療、有規律的生活或工作下,才能縮短病程,減少對個人、社會的影響。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