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人體外在的另一扇窗,腸胃疾患中醫「舌診」見分曉!

文�天明內湖中醫診所院長 鄧正梁醫師

雖然人體內在臟腑的情況都可以在舌頭上顯示出來,但舌頭最能反映胃腸道疾病的變化。舌苔是人體津液狀況的指標,腸胃道是人體津液代謝的一個重要器官,舌質與舌苔又可反應人體胃氣的情況,因此舌診是腸胃病重要的診斷手段之一。

中醫認為人以胃氣為本,“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有胃氣,在舌頭的表現為舌體榮潤紅活,有生氣,有光彩,活動靈便,且舌上生苔有根,不會一刮就完全脫落。若舌質舌色淡白濕潤,舌體胖嫩,多為脾胃虛寒,容易腹瀉腹痛;舌紅深絳苔少或無苔,或有裂紋,為胃氣衰敗,或胃陰枯竭,多見於老年久病;舌體胖大,苔白膩,刮之不去,多因脾虛,即胃腸道功能低落,易有水濕滯於腸胃道;又若水濕滯久,積久化熱,則舌苔會由白轉黃,成為黃膩苔,如臭水溝久不清理,亦會臭穢腐敗發酵般,此時就易瀉下腐臭穢便,甚至裏急後重,即時時有想上廁所的情形,卻上不出來,或僅一點點排洩物﹔而舌邊有齒痕,也是由於脾氣虛,腸胃功能低落,不能運化水濕所致。

中醫認為舌苔是胃氣蒸騰所生,反映了脾胃消化道生化的功能。舌苔厚表胃氣夾濕濁邪氣,表胃腸道邪氣盛,內有不化的痰濕與不消化的食物;腐苔為舌苔如豆腐渣樣堆積於舌上,多因胃熱有餘,蒸騰胃中腐濁邪氣而成,表胃腸有不消化的水濕與食物積滯;舌苔膩,刮之仍很厚,多為濕濁內蘊,陽氣被阻遏所致;若舌苔轉黃且厚膩,多為痰熱、濕熱,不消化食物與溼氣搏結於胃腸而化熱,且氣機不利的情形;舌苔花剝,如地圖般一塊一塊的,為胃之氣陰兩傷所致。

舌頭好似人體外在的一扇窗,透露了人體諸多內在的奧秘。人在吃下熱騰騰的食物後,白苔會漸漸化開,胃氣蒸騰,食物消化;但若喝一杯冰沙或冰冷的飲料後,雖暫有消暑清涼的感覺,但白苔又會漸漸形成,舌頭會看起來水水的,很多津液的感覺。舌質舌苔在一天不同的活動中會隨著身體不同的環境與條件,呈現了不同的變化,何況是生病的時候,是不能不多加注意的!



鄧正梁醫師小檔案
現任:天明內湖中醫診所院長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中醫內科駐院醫師
學歷: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班研究
   長庚大學傳統醫學研究所
經歷:振興復健醫學中心中醫科主治醫師
   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內二科總醫師
專長:紅斑性狼瘡、慢性肝炎、慢性腎衰竭、甲狀腺亢進
網址:鄧正梁醫師的個人專區
本文作者:鄧正梁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