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屢遭颱風重創的台灣水質,會讓你喝出「慢性病」?!

文�元智大學環境科技研究中心 林錕松博士

今年的台灣,風災水災不斷,淹水後的台灣,水質問題更加令人憂心,每天喝入口的水讓你放心嗎?

台灣水質污染嚴重,是大家不爭的事實,儘管水質問題嚴重但令人最憂心的還是民眾的飲水問題。多數民眾習慣飲用煮沸後的開水,然而將自來水煮沸後的開水就是令人放心飲用的好水嗎?根據元智大學環境科技研究中心研究指出,煮沸過的水只能殺死水中的細菌,卻無法消除水中的重金屬,水中的含氧量及有益物質也會因加熱而流失。再追溯至飲用水的源頭,自來水廠蒐集河水、雨水等,經過粗略的過濾、沈澱及消毒後,經由管線送至用戶端。但是台灣的河流及地下水已遭工業廢水、垃圾、農藥污水及家庭廢水等污染得非常嚴重,自來水廠在一開始收集的水就是已受污染的污水,就算經過層層過濾仍無法確切去除水中雜質與有害物質,由此可見,飲用水來源污染問題是個不容忽視的議題。

鐵齒的民眾總認為,前人飲水無大礙,就可輕忽飲水問題,其實很多慢性病是因為長期飲用含有害物質的飲用水所產生。飲用水中常見的有害物質有餘氯、重金屬鉛或砷、硬度(鎂或鈣碳酸鹽或硫酸鹽)及氨氮(主要有硝鹽氮亞硝鹽氮)等。通常自來水廠使用以「氯氣」為主要成分的消毒藥劑,但氯的相關衍生物即被陸續證實對人體的健康產生威脅。許多醫學研究更再再顯示,氯和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文明病有極大關聯。此外,氯也會破壞人體需要的維生素C類的營養素。部份自來水中含氯容易直接或間接產生致癌及致突變性物質,而這些物質與加氯的衍生物「三鹵甲烷(THM)」有關。在有關膀胱癌和直腸癌的研究中,氯原本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質,結果有害物質表面上是消除了,卻反而和氯結合,形成可怕的有害衍生物。一般基於氯氣具有價格便宜、使用方便、消毒力強且效果持久等優點,所以仍是目前殺菌劑的最佳選擇。但是隨著水污染日趨嚴重,自來水廠豈能依靠添加更多的氯氣,來達到消毒滅菌的成效,如此影響健康且治標不治本的觀念,是應該被改善的。

臺灣省因四面環海,靠海地區之鄉鎮及縣市眾多,可能是因當地地質特性或附近含砷工業廢水或廢棄物污染所造成之影響,砷含量特別高,尤其基隆縣、宜蘭縣、花蓮縣、屏東縣、高雄縣、台南縣、嘉義縣及雲林縣之沿海鄉鎮,其砷含量約在0.5∼0.8 mg/L,明顯高於法規標準0.01 mg/L甚多,居住於沿海地區長期飲用的民眾需特別注意,很容易造成烏腳病及癌症流行病之發生。另外,飲用水中若氨氮含量過高,其衍生物硝酸鹽與亞硝酸鹽(是致癌因子)對人體易造成心血管疾病,對嬰兒尤其危險。通常水中含氨氮值偏高,乃源於畜牧廢水與家庭污水人為污染而來,會造成水味覺的不適。

臺灣中南部之飲用水中總硬度及總溶解固體通常偏高,可能是地質屬於碳酸鹽土壤特性所致,需特別注意尿道結石、腎臟結石、膀胱結石或膽結石之可能發生率。一般飲用水中之硬度可將水分為「軟水」和「硬水」,其主要區別在於礦物質含量的多寡;硬水可分為暫時硬水及永久硬水,暫時硬水乃水中具有鈣或鎂之碳酸鹽類,可以加熱煮沸方式沉澱去除,但永久硬水是水中含有鈣或鎂之硫酸鹽或氯化鹽類,無法以加熱煮沸方式沉澱去除,需使用離子交換樹脂或逆滲透淨水器去除。軟水味道甘美,但硬水中含有礦物質,也有益健康,故軟硬適中較適合,由此可見,良好的飲用水水質是國人刻不容緩,亟須解決的重要課題。

臺灣各區,不論是北部、中部、南部或是沿海地區,其飲用水的成分及礦物質含量均不相同,如何喝出健康遠離各式慢性病的衍生,可真是一項值得深究的學問!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