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天生我才必有用肥胖不是沒有道理:談瘦體素蛋白!

瘦體素又稱瘦體蛋白,譯自英文「leptin」,此名詞來自希臘文leptor是代表“瘦”的意思。研究肥胖的專家很早就注意到一種先天肥胖的ob老鼠,ob老鼠的血管與一般老鼠血管相連結時,肥胖老鼠胃口變差會瘦下來,似乎此胖老鼠缺乏某些血中的蛋白質,遲至一九九四年在胖老鼠的身上發現肥胖基因會製造一種特別的蛋白質,也就是瘦體素,陸陸續續的研究發現,它不但與肥胖有關也與身體許多內分泌、免疫等系統有重要的關連,截至一九九八年四月全世界有關瘦體素的文獻已超過1400多篇,可見其影響之範圍十分深遠。

與肥胖的關係

瘦體素發現之初,大家都寄予厚望,以為已找到某種神奇的蛋白質,如果用到人身上是否可以用來降低食慾進而減重,可是後來的研究發現雖然人也會製造瘦體素,可是血中瘦體素濃度和體脂肪多寡成正比,愈胖的人血中瘦體素濃度愈高,反之則低。換句話說人與胖老鼠並不相同,人體並非缺瘦體素,而是對瘦體素有阻抗作用。

人的瘦體素有明顯的性別差異,在相同體脂肪量之下,女性瘦體素比男性多二至三倍,一方面是同為瘦體素受性荷爾蒙的調控,例如在男性性功能過低者其瘦體素濃度接近女性,而以睪丸酮治療後則血中瘦體素濃度就降低,女性荷爾蒙的影響力似乎不如男性荷爾蒙,因為停經前後瘦體素濃度變化不大。另一方面男女體脂肪分佈不同也有影響,內臟脂肪製造瘦體素比皮下脂肪少,而女性的皮下脂肪較男性多可能亦是重要原因,由生殖的觀點來說初經的來到要有足夠的脂肪,這時也是血中瘦體素濃度到最高點的時候,似乎表示瘦體素可以促進初經到來。

與胰島素及能量代謝之關係

肥胖者血中胰島素濃度增加,瘦體素濃度也增加,在離體的實驗中也發現脂肪細胞培養中加入胰島素會增加瘦體素之製造,所以胰島素會刺激脂肪細胞產生瘦體素。另一個例子是胰島素瘤的病患瘦體素濃度也增高,手術將胰島素瘤切除後胰島素下降瘦體素濃度也下降,可是瘦體素反過來卻抑制胰臟乃細胞抑制胰島素之分泌,這也就是為什麼ob之胖老鼠有高胰島素的原因。

血中瘦體素隨著減重或禁食而降低,但重新進食後胰島素也上昇,但此變化會延遲數小時才有反應。靜脈注射胰島素血中瘦體素要12小時之後才會上昇。在Pima Indian發現血中瘦體素較低者將來較易增加體重。

與糖尿病高血壓及其他內分泌功能之關係

糖尿病者瘦體素濃度與正常人並無明顯差異。瘦體素作用的接受器多在中樞神經如下視丘等部位,此位置與血壓之調控有關。在老鼠實驗發現靜脈注射瘦體素七天後血壓也下降。日本人的報告發現原發性高血壓者瘦體素濃度較正常血壓者高。我們自己的研究發現只有男性高血壓者瘦體素濃度較高,女性則無差異。

甲狀腺功能高低似乎與瘦體素濃度無關,反而有人發現甲狀腺功能過低者瘦體素較低。另外過多的類固醇也會增加瘦體素之濃度。

臨床應用

瘦體素已初步應用在人體實驗,每天每公斤皮下注射0.01至0.03毫克,平均可減5%至10%,副作用是注射部位紅腫。減重效果與其他減重藥物差不多,但好處是減掉的多是脂肪組織,最成功的例子是對一位瘦體素缺乏者在九個月內減少14.7公斤。但這些臨床試驗有許多困難仍待克服,例如什麼是最合適的劑量?是否有其他給藥方式?因為皮下注射仍不方便,是否瘦體素低者反應較好?長期使用是否有副作等等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瘦體素的發現把身體的脂肪組織由靜態的能量儲存,提昇為動態的內分泌器官,藉由瘦體素的分泌與全身其他器官互相影響,構成很複雜的聯絡網,也讓我們更深入瞭解肥胖的病因機轉,進可提供未來治療之新方向。

參考資料:台中榮民總醫院新陳代謝科衛教資訊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